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贞观逍遥王 > 第二六九章 春闱

第二六九章 春闱(2 / 2)

备下了,虽比不得妾身与十七妹当时出嫁,然而也差之不远了。”李丽质笑着给陈宇夹了一块鸡肉。

陈宇放心的点点头,李丽质办事自然是他放心的,倒是陈妍有些不舍得了,

“妍儿有些不舍得哥哥!”陈妍拿筷子捣着碗里的米饭道。

陈宇心疼的走上前,摸了摸妹妹的头,叹道,

“哥哥如何不心疼妍儿,但是女子大了,自然是要嫁人的,长孙兄为人谦和宽厚,想必不会给妍儿气受,不过我陈子寰说了,妍儿若是在赵国公家受了气,老子亲自去接你回来!”

瞧着陈宇一副气鼓鼓的样子,李丽质都笑出了声,拉过陈宇来,

“瞧夫君这模样,妍儿还尚未嫁人便想着此事,表兄若是知道了,还不知吓成什么样呢。”

陈宇不服气的翻了翻白眼,心想自己的妹妹要是真受了气,就是把老狐狸家拆了他都做得出来。

还未等陈妍出嫁,大唐的春闱就开始了,二月初九之日,春闱开始了第一场考试,每场三天,一直考到陈妍出嫁。

陈宇奉旨监考,调集了一干玄甲军,在考场外巡逻,以防止有人干涉考试。

薛仁贵作为陈宇的副手,兢兢业业的在考场巡逻着,这两米多的大个儿着实惹眼,不少举子甚至都没法安心写字而转头去看薛仁贵了,

陈宇不得不把薛仁贵调出考场,让他安排外面的警戒去了,自己则来到考场里兜兜转转。

大唐的春闱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

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而由于陈宇的横空出世,使得李二开始重视起诗赋的考试来,本次的春闱还加入了诗文的创作,以作为录取进士的重要条件。

大唐的春闱和后世的高考其实差不多,不是说所有人都考同一个科目的,前三天的考试大多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中间三天基本是俊士和秀才等科目,最后三天则是明算等不太重要的科目。

所以前三天的举子是最多的,陈宇兜了半天,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上官仪正认认真真的在答题。

陈宇凑了过去,只见上官仪正在专心致志答一篇策论,陈宇没敢打扰他,匆匆看了一眼就转走了,今年由于陈宇的建议,大唐采用了糊名制度,使得陈宇自己也看不清这些人的名字。

古代的春闱是没有什么工作餐的,考试一考就是一天,那中间饿了怎么办呢?大唐的举子一般是自己带粮食和蔬菜肉食什么的,官府提供灶头自己做饭,如果是干粮,那官府也管不着,反正饿不死就行。

主持考试的是礼部侍郎李百药,这老头儿是王珪的副手,平日和陈宇来往不多,历史上的李百药是负责修订五礼律令,并创作了《北齐史》之人,属于那种神神叨叨的古板老头子,陈宇平时和这些官员来往不多。

但是这会儿是考试,陈宇也不得不上前和李百药打个招呼,

“呵呵,见过李侍郎了。”陈宇干笑两声冲着李百药拱拱手。

“见过陈侍郎。”李百药也不含糊,朝着陈宇一拱手,在老头儿观念里,陈宇是工部侍郎,和自己官职一样,虽然李百药封安平郡公,但是老头儿还是以平辈相称。

“呃,呵呵,某想来看看本次的试卷,不知李侍郎可有备用的?”陈宇对大唐的春闱有些好奇。

李百药点点头,陈宇是监考的考官,看一眼试卷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古代和现代一样,印刷试卷一般都会多印几份,以防万一。

陈宇接过试卷,草草看了几眼,两眼一黑,我艹,大唐的卷子这么难?陈宇自忖也是高考语文131的人才了,但看了大唐的春闱试卷,只觉得自己是个文盲。

要知道大唐的策论从经文到时事,从历史法律到民生,从诗经到乐府诗集等等,而且不仅考儒家还考道家,也并不像明清时期只考八股文,内容只从四书五经中出,唐朝学子要学习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基本上是所有的经学著作都有可能会涉及,关键是你还未必就能知道他侧重点考啥,这无疑就要求考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所谓的饱读诗书也未必就会派上用场,因此考试的难度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

陈宇只庆幸自己靠着一坛子白酒就能混进李二的朝堂,甚至还让他抄袭来了几首知名唐诗,现在得封县侯娶了公主,要是让他去考进士,别说中状元了,中风还差不多!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