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云动(1 / 2)

 四月中,朝局动荡,先是雍和帝插手京营人马之事,之前雍和帝只在京营安排了王子腾这一个光杆司令做了京营节度使,其底下将领大多为拥护元熙帝的靖难武将,然而这段时间元熙帝像是冬眠一般不再过问朝政,就连一直掌握的京营人马都不再关注,任由雍和帝施为。

四月雍和帝下旨,以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节制京营四威四武四勇营,启用开国一脉人马接手京营,由镇国公牛继宗领威镇营,理国公柳芳领威安营,齐国公陈瑞文领威抚营,治国公马尚领威化营,修国公候孝康领忠勇营,缮国公石光珠领奋武营,保龄候史鼐领忠武营,忠靖侯史鼐领武安营,其它几营却是元熙一脉武将,这样京营变动不可谓不大,就连坐镇黑辽的贾琮都震惊的掉了下巴,心道这雍和帝要干嘛。

太上皇自见了贾琮后一直闲养宫中,四月末宫中传出消息,太上皇宣召了义忠亲王,就是元熙一朝的嫡孙,现在的义忠亲王是元熙帝之孙,其父老义忠亲王原为元熙一朝的皇太子,自小由元熙帝亲自抚育,因元熙帝当年从北边起事南下事,其发妻也就是老义忠亲王的生母坐镇后方坚守北燕,元熙帝才有上位的机会,后元熙帝虽推翻了侄子的皇位,但后方的发妻也身死于战火之中,后元熙帝在发妻灵前起誓立老义忠亲王为皇太子。

但元熙一朝的夺嫡之争可以说是历史少有,元熙帝的儿子个个人中龙凤,先后九子夺嫡,皇太子更是在其中经历三废三立,最终因为和元熙帝后宫郑贵妃有染被圈禁致死,待老义忠亲王死后,元熙帝更是顾念这个孙子,就用其父封号册封了他。

如今老一辈思索元熙一朝的夺嫡之争,不免唏嘘,不能说元熙帝为父不慈,不能说老义忠亲王为子为臣不忠不孝,只能说是元熙一朝的皇子太过强大。

当年元熙帝为培养太子,选贾敬贾赦一文一武作为伴读,又选如今秦王的外家当时辅佐太祖开国的第一文臣英国公刘安为其师,(这英国公死后被元熙帝追封未中山郡王配享太庙),又有元熙一脉恭国公和成国公的嫡支子弟作为东宫属官,可以说是当时的老义忠亲王一脉集齐大华朝堂下代精英,武兼容开国和元熙两派人马,文又有开国第一贤儒做师父,可谓是古今第一太子阵容了。

可是最后还是败了,贾家一代家主因为太祖晚年在罢宰相一案中牵连甚广,眼见火烧自家,便效死阵前以全其家,到了贾代善时,太祖高皇帝传位于皇太孙,皇太孙二年罗刹犯北,贾代善领开国一脉北伐,于皇太孙四年和十万罗刹骑兵同归于尽于北海,这也从侧面为元熙帝南下起事牵制了北方的兵力,事后元熙帝登基为帝,也因此为牵连贾家,为此元熙帝还心怀感念贾代善,只是这些帝王心思贾家不知道,在这一段时间贾家的确诚惶诚恐。

这期间贾赦原配去世,后来续娶的邢夫人,贾母也没心情过问,后来二房贾政娶妻,便看上了当时还没有败落的王家,后来东府贾敬考了进士,贾母以为贾家转型做文官不领兵总不会招皇帝的猜忌吧,但此时的元熙帝感念贾代善为国捐躯追封荣国公,又招贾敬贾赦一文一武做太子伴读辅佐太子,贾母在那一刻才彻底的放下心中的石头,皇帝有意招揽起用贾家,贾母自然高兴,还特地嘱咐了贾敬贾赦哥俩一定尽力辅助太子。

想想若是老义忠亲王登临大宝,那贾家便是从龙之功,到时贾家便又能回到巅峰时刻,可是世事难料,未遂人愿,最终老义忠亲王在九子夺嫡之争中败下阵来,元熙帝怕子孙如他一般夺侄子的皇位搞的天下震荡,也就放弃了立自己喜欢的这个孙子为皇太孙的想法,在元熙四十五年时,老义忠亲王饿死圈禁中,元熙帝心死,便开始了元熙一朝的九下江南,至元熙六十年禅让,十五年间搞得天下亏空,险些将元熙前四十五年治理天下的功绩败送。

且说回这元熙帝,也算是千古一帝的人物,虽非嫡非长,但出生时太祖高皇帝打败一生最后一个敌人陈友谅,周岁宴当天时太祖高皇帝建国登基,八岁时被太祖高皇帝封燕王,先后随太祖高皇帝三征蒙古,十三岁时造了自己侄子的反,十八时就坐上了太和殿的宝座,自十八岁始,也就是元熙元年开始,内修文治,外征边敌,前后五征蒙古,将各部的蒙古王爷套在自己的绳索之下,现如今的蒙古王爷继位就如那三韩一般要华朝册封,后西拓边地至天山伊犁,南至吕宋东夷岛,又灭了藏地高原的数个政权,如今这大华天下只有盛唐可以比肩。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