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秦第一功臣 > 第一百零一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零一章 兵临城下(2 / 2)

进入城内,蒙公望掣剑大呼:“弟兄们!杀啊……”

秦军将士们齐声呐喊,手执兵刃杀奔纵深地带——

霎时间,城头上,街道上,大街小巷之中,到处都充斥着秦军将土们……

杀声四起,金戈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双方战车交错,战马嘶鸣……

刀光剑影,长戈飞舞……

不时有流失飞来飞去……

不时有人倒于阵前……

‘魏’字大旗,犹如残败凋谢的枯叶一般,从城头上飘落下来……

秦军旗帜已经高高飘扬于城头之上……

许多秦军将士们立在城头上,兴奋得欢呼着:“欧——欧——”

魏都安邑,王宫。

魏军探马跌跌撞撞地奔进大殿,“扑通——”一声,跪伏在地上,拖着哭腔禀报:“大王……大事不好了……秦军攻占吴城之后,犹不肯罢兵,秦军兵马继续东向挺进,其前锋军马正直逼安邑而来!大王……”

众大臣闻言,无不惊慌失措一

“啊……这……这可如何是好?”

“这……秦军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啊!”

“是啊!看样子,秦军此番并不仅仅是为了夺回吴城那么简单啊!”

“难道秦军是想并吞我大魏国?”

“这可保不准啊!”

“哎呦,这,这可如何是好呀?”

魏惠王一脸呆相,无动于衷,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哭还是笑。

众大臣将目光投向魏惠王——

王错:“大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魏惠王眼珠一动,望着相国:“爱卿有何退敌良策?”

王错还未答话,一官拜司空的老臣献计道:“大王,以老臣愚见,为今之计,只有向列国求援,方可保社稷、宗庙无虞啊!”

众大臣也随声附和:“司空所言极是啊!大王可依计行事,则宗庙幸甚!社稷幸甚!”

魏王望了一眼王错:“寡人记得,公子昂出征前,也曾如此建议,对吧?王爱卿?”

王错:“正是,大王,公子昂曾说过,倘若彼拒敌失利,大王可向韩、赵诸侯借兵退敌。”

魏惠王苦笑道:“向韩、赵诸侯求援?说着容易!却不想想——赵国与韩国前番方遭我魏国兵燹侵略,几乎亡国,彼等隔岸观火,幸灾乐祸还犹不及,又岂会发兵来救我魏国?至于齐国,那就更不要说了,这几年,我魏国出兵攻打韩国与赵国,齐国一再派兵解救,处处与我大魏为敌,彼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就已不错了,又怎会出兵替我解围?燕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来帮我退敌?楚国虽国力雄厚,但是楚人一向唯利是图,无利可图之事,彼等从不屑为之。前番孤派庞涓攻陷邯郸之际,赵国不也曾向楚国求救吗?可结果如何?楚国装模作样派出数千援军,假戏真做移师至赵国腹地,等到齐国击败我军,楚国乘机顺手牵羊,侵占了赵国濉水一带沃土。像这般趁火打劫的援军,能指望吗?哎!说来说去,皆是寡人之误矣!若早听公叔痤良言,岂有今日之祸耶?”

众大臣闻言大恸,纷纷跪伏于地:“大王……”

王错:“大王,事已至此,追悔也无益,当务之急,还是设法先退敌吧。”

魏惠王苦笑着,一摊双手:“兵临城下,而今还能有何善法可想?”

大夫龙贾上前进言道:“大王,臣听闻:‘良鸟念旧林,良臣怀故主’,秦军主将卫鞅,先前曾寓居魏国数年,多少有点乡情。臣以为,秦军此番出征,其目的主要是为夺回西河故地,短时之内,不会对我魏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大王不如与之讲和,将西河之地割让于秦国,或可退秦军,以解燃眉之急。”

魏惠王眼睛一亮:“讲和?爱卿你是说,派人游说卫鞅,请他退兵?

龙贾点头:“臣正是此意,还望大王圣裁。”

魏惠王又将征询的目光投向王错:“相国以为此计可行否?”

王错捻须沉吟半晌,点点头:“大王,臣以为,龙大夫之计,倒也不失为一条上好的退兵之计。”

魏惠王精神一振:“既如此,龙爱卿,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只要卫鞅肯罢兵,一切条件均可商榷!”

龙贾躬身领命:“臣遵旨。”

王错却微皱眉头,欲言又止……

魏都安邑,王宫外。

众大臣三三两两走出大殷,边走边窃窃私语,往台阶下走去。

龙贾正要下阶梯——

“大夫慢行……”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龙贾回头一看,原来是相国王错。

龙贾:“相国有何吩咐?”

王错将龙贾拉到一旁,悄声道:“大夫此去议和,虽说我魏国现处下风,但也不可因此丧失三晋国体,让秦国小觑我魏国。”

龙贯点头:“相国放心,某定当竭力维存国体,不教秦人小看!”

王错点头:“好,老夫静侯大夫佳音。”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