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南宋英豪传 > 第三十三章 亲事成了,有功必赏

第三十三章 亲事成了,有功必赏(2 / 2)

“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孟九成感慨着,拔马回城,安排遣媒下聘之事。

其实,他当然不用亲历亲为,对这些他也不太懂啊!只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可算是双喜临门啦!

亲事基本确定,这是一件;刘佑和季先说服了应纯之,给予粮草之便,则是第二件。

历史上,直到宋金开战,也就是两年后,宋廷才公开招徕北地义军,以打击金朝。

即便是公开招徕,也是限制人数,有一定的数额。

也就是说,宋廷即想扶持义军以对抗金军,又通过钱粮这个手段来控制义军。或者说是限制,以防义军坐大。

而孟九成的脾气禀性和远大志向,决定了他不会受制于人,也决定了求助南宋只是权宜之计。

即便是权宜之计,即便是要花钱买粮,可也解决了大问题。

不仅是军用、民用的粮食得以宽松,孟九成还可以借此慢慢把南商运来的粮食价格压下来。

三倍,或者是两倍的价钱,孟九成认为可以接受,而南商的利润也能够保证,粮食贸易就没有中断的危险。

其实,孟九成最希望的是有海商贩粮。从更远的地方,比如福建、两浙、广东,甚至是占城、暹罗。

而真正的远洋商船,载重在两百吨,也就是三千六百料的海船,并不鲜见。

《梦粱录》中《江海船舰》便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五千料差不多是载重约二百七十五吨,而比五千料更大的海船还有万石巨船,载重则达到了惊人的六百六十吨。

可以想见,海商若贩粮而来,一艘中等规模的三千六百料海船,就顶得上江淮商人十余艘。

而海商中巨富很多,镜子、香皂等新奇商品,更能卖上价钱。以镜子为例,孟九成就认为万贯并不是极限。

尽管现在还是设想,但孟九成相信已经离实现不远了。除了招徕南商,孟九成还鼓励北商去宋地扎根,并提供很多优惠和便利,逐步建成自己的商贸网络。

扬州、临安、泉州、广州是最先派人去的地方,以后还将有温州、明州等地,甚至是占城、暹罗等南洋诸国,以及高丽、倭国、琉球。

孟九成纵马入城,回到府中,派人召刘佑、季先来见。

有功必赏,刘佑和季先办成了大事,立了大功,这绝对不是打发一个商人,给些钱财那么简单。

刘佑和季先很快来到,孟九成把已经写完并盖印的文书交给了他们。

海州刺史,这是刘佑获得的官职,临近楚州,有些事情也好与应纯之联络沟通。

至于季先,孟九成没有轻易安排,而是询问他的意思。

相对于刘佑的欣喜若狂,季先则显得有些低沉。

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抓住宋金交战,招徕北地义军的机会,他从一介平民一跃而成为军中统制。

现在嘛,时机还不成熟,大形势并没有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小民想到东海县暂住,请孟将军能提供方便。”季先虽然低沉,但已经想好了去处。

东海,在海州边缘,也在红巾军的势力范围内。但再往西,就是其他义军和金军混杂交错的地区了。

“可以。刘刺史,不是外人;萧将军嘛,我会写信给他。”孟九成大概猜着了季先的想法,很痛快地答应下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