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南宋英豪传 > 第八十二章 光复区的变革

第八十二章 光复区的变革(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尽管红巾军几乎占领了整个的山东东路(宋名京东东路),但目前的整体形势已经不是一两场战役所能决定盛衰,或者从根本上加以扭转的了。

拼内政,拼外交,拼人口数量,拼物资生产,拼武器装备,拼民心向背……金人和将来的蒙军,现在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孟九成,也不仅是以他为首的一个集团,而是一个民族的觉醒和爆发。

“嗨,嗨哟哟,嗬嗨,拖呀,拖、拖拖拖……”

沙哑沉浑的号子声在河上飘荡,一群群蓬头垢面、衣服褴褛的纤夫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履沉重地向前迈步,河中一艘大船在缓缓驶过浅滩。

风帆时代,船只行走就靠人力或风力。内河狭小,可借风力有限,临时扯起一块风帆是有的,更多的时候是人力摇橹或拉纤。

而船靠摇橹推进有时比步行还慢,于是就有了拉纤。

大卡车装了四吨货,一个人不可能拉得动。而一艘船装了四吨货,一个人便能拉着走。

就这样,古人通常在内河旁都设置了纤道,也就是岸边供纤夫走的小道。

特别是很多内河水运,有些地段水浅,只能通过平底船,吃水深的大家伙,便只能通过纤夫拖过浅水区了。

漫漫长路,一步一个脚印,犹如老牛拉犁。夏天,头也是难得的美味。

何况白天供应三次,晚上一次,只要你规规矩矩的排队,便能吃上好几回,非但饿不死,活动得少的话,连饥饿感都可能没有。

对,排队啊!何铁脚咧了咧嘴,再次提醒自己可别忘了。新的官员倒是不错,可要求也多,不守规矩便要吃苦头。

嗯,其实也挺好,那个惯于恃强凌弱的无赖二狗子不是被捆起来押走了嘛。守规矩,对他这样的老实人,还真是个好事儿。

新秩序,不仅是约束,还有财富的重新分配。

历朝历代开国时,起码在中国,基本上都意味着土地的重新划分,重新掌握主动权的官府也不例外。

附金官员、劣绅恶霸,以及无主田地,还有女真人强占的大片土地,都将被官府作为施惠百姓的利益而丈量分派。

虽然使新光复区的人口转化为生产力,并充分利用其资源,要经过一个缓冲和休养的时期。

但官府并不象金廷,只视其为缴纳赋税的对象。而因为百姓要占有必需的生活资料,又转而视其为负担。

因为要打败敌人,便要牺牲平民百姓而不惜,这不是孟九成的作风。

让别人无私地为自己的事业而牺牲,除了圣人,便是疯子,孟九成自认并不属于这两类。

何铁脚结束了这一段浅水区的拉纤劳作,坐在席棚之内品尝着粥饭,并心满意足地得到了一张加盖红印的纸片,也终于积攒了属于自己的六亩土地,开始憧憬着盖房种地的生活前景。

十几年的辛苦劳累,除了满脚不用穿鞋也不怕石子的硬茧外,他就只有一个窝棚可住。

现在――嗯,赶紧吃,趁着这机会多拉几趟,多赚几亩地才是真的。

不远处给平民百姓施粥的平场上早已或站或立黑压压地满是人,有的三五一伙,有的独自一人,等着施粥的开始。

一些胳膊上带着红箍的民团壮丁,手中拿着短棍,负责维持秩序。

见人群有些焦躁喧哗,一个红箍不高兴了,上前大声叫道:“午时正点开饭,还有一刻钟的时间。规矩再讲一遍,不得违犯,否则……”

“娘亲,那人说了,吃饭不要钱。”一个枯黄瘦弱的小女孩好象在河边刚洗完手脸,由母亲牵着,路过纤夫们的席棚,边走边高兴的说道。

“囡囡乖,等会就可以吃饱饭了。咱快点走,要不就抢不上了。”

妇人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同时感觉饥火难言,盼望着立时吃饭喝粥,脚步匆匆,一个踉跄便要摔倒。

何铁脚赶忙伸手扶了一把,好言安慰道:“不用抢,要排队的。嗯,就是一个接一个挨着来,乱抢要挨棍子打哩!”

…………

“咣咣咣!”

听得锣声响起,人群喧闹起来。一个红箍大声叫道:“开饭时间到,排队,排人,人人都有,严禁争抢。”

又有几个身强力壮的红箍,持着短棍,上了前来,不客气地对想要挤到最前头的一些流民青壮,劈头就打,打得他们不敢再挤为止。

人流在十几口粥锅前慢慢移动,浓稠的杂粮粥一大勺一大勺地盛进百姓手中的碗里。

嗯,除了囡囡娘俩儿,只有一个豁了边的破瓦罐,怯生生地走到了锅旁。

舀粥的杂役有些发愣,上下打量了这对虽瘦弱却似乎洗过手脸的母女,看着小女孩眼巴巴地直舔嘴唇,不由得抽动了下嘴角,连盛了三大勺,直到将破瓦罐装满,还叮嘱了一句,“你们饿得久了,不可吃得太急,两个时辰后还会再开粥。”

“谢谢,谢谢。”母亲没口子的道谢,提着瓦罐和女儿匆匆走到一旁,小丫头的眼睛一直盯着冒着热气的粥,眨也不眨。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