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王安石经济改革(二)
第四、讲生产,自然讲效益。讲效益,自然讲价值。按价值论。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都是精英决定论吧。什么时候注意到一线劳动人民的作用了?忽视是普遍存在的或说容易发生。理性分析:精英劳动在于设计,工人劳动在于终端实现。一线劳动决定所有劳动者劳动价值的最终实现。有人说下次资本家亲自操作机器,一人全包,那他就变成工人了。仍然不能改变工人在生产中的“终端”性质。按剩余价值论。这一回,石要来理一理,不一定是马克思的意思了,打一个招呼。资本家和工人在工厂里忙活,价值何在?意义何在?意义在于养活三个生命体:(1)资本家自己。(2)工人自己。(3)生产体系这个“植物体”。
三个生命体不但要养活,更加要发展。在生产叫“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这些都是自然消费,不能减免。如果有剩余,即剩余价值。资本家要道德地剥削的话就在这里面剥削吧。如果仁义,则分一些给工人。如果资本家采取加班加点的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而剥削,社会钻石体系就应该对他产生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劳动法对他产生作用。否则社会体系就有问题,严重偏向资本家。阶级斗争意识将要被唤醒。因为只剩斗争这一条路了。
第五、简化社会关系、简化社会分类,纯洁社会。天生贵贱是鬼话。为全面改造封建社会,推翻封建社会基于分配意识而建立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创建基于生产意识的简单的关系—生产关系而建立社会关系。社会分类更是简化为阶级论的两类。最大限度解放人而拥抱自由、平等、人格尊严。
那么各自叫什么阶级呢?将前面所说的三个生命体中生产体系“植物体”用“公司”、“工厂”代替吧,虽然不准确但通俗。资本家依据私有制获得工厂私有权,即作为资本和财产而私有的权利,甚至拥有对工厂的生杀权。(制度健全的社会拿掉杀权)那么资本家被称为资产阶级是合理的。而工人自然就没有了该工厂的资产所有权,即被叫做无产阶级是合理的。
注意是对应的、对立的。资本家已经具有资产之利益。又可以实际占有剩余价值,占有剩余价值的行为被称为剥削是合理的。那么资本家被称为剥削阶级、工人被称为被剥削阶级是合理的。如果国家的法制不够健全,甚至严重偏向资本家而放任,形成他们普遍性地克扣工人工资和任意降低工作条件,造成对工人阶级的普遍压榨和奴役。那么一个叫压迫阶级,另一个叫被压迫阶级是自然的事情。法制健全,劳动法健全而执行得好的社会可以避免。资产的私有和剩余价值的剥削,可以不断拉大贫富差距而伤害社会的动态。
但国家可以通过法制矫正。在逻辑上,资本主义和私有制使人身处悖论之中,但有几个人不喜欢这个悖论呢?等到进入社会主义他将得到解脱。问题是有几个人愿意解脱呢?私有制好比衣服啊,有几个人不喜欢穿漂亮的衣服而自动解脱的呢?所以全世界就有了发自现实主义和发自理想主义的不同做法。风险论提高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合理性。阶级论抓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关键矛盾、关键关系。因而便于建立资本主义理论。阶级论纯洁了社会。有利于突破封建社会的力量的个人、小集团意识对社会力量的分散。
建立阶级意识、注意阶级利益,泛利益。有利于消除基层群众在社会归属感上的蒙昧甚至愚昧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归属意识,找到依靠。深层次里,对全社会都有利。阶级论破除先天贵贱论,并使高贵和低贱的概念得以逆转。以生产为标准,生产者才是高贵的。树木自主自立、自力更生、自养自足、挺拔而高贵。所以农民工虽然住地下室、干的是掏大粪、扫厕所的脏活累活,但他能够象树木那样挺拔屹立而获得高贵。依靠父母过日子本质是过的寄生生活,是应该尽早离开的生活方式,如果心安理得而丧失自立的本领,则要沦落为低贱的人,所以必须用豪车、锦衣玉食来进行包装。
阶级论增加了社会的正确的团结,因而增加了社会的稳定而不是相反。阶级与阶级之间人格平等,没有贵贱的分别,都是生产者,同等贵。注意:由于没有贵贱,所以资本家和工人都是平民。否则即有封建思想。
第六、阶级斗争理论填补中国近代社会伦理的一项空白。近代封建统治者害怕民众斗争,知识分子都要求民众“逆来顺受”了、“前世报应”什么的了。哪里还有什么斗争理论呢?但斗争真的是一个自然现象。这么怕它是什么原因呢?问心无愧,就是鬼都不怕,还怕什么斗争呢?结果怎么样?整个社会不是一般的失败吧?封建统治者彻底灭亡了!没有一个人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