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2)

帝王拿起祭台上早已拟好的圣旨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天宝之乱以来,我大唐连年战争,百姓负担极重,再加之天灾横祸,更是让黎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朕不忍看到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收复两京,亲自平定天宝之乱,现战乱已除,天下安定,天意使然,我大唐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百年难遇之大好年景,为感念天意,造福黎民,朕特此昭示天下,大赦囚徒,京城及各地方州县牢狱之中,除天宝之乱重大反贼者,密谋造反大逆不道者,无视律法草菅人命者之外,其他囚徒皆无罪释放,还乡务农,钦此”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声参拜,京城与各地方州县已经接到了檄文,随着帝王昭书的发布,各地监牢之中,除罪大恶极者,其他囚徒便会陆续得到释放,这其中大多是淳朴厚道的老实农民,因战争被逼上了绝路,还有些是被贪官污吏陷害,抓进牢中替那些犯了罪的乡绅大户顶罪的,宰相向帝王建议赦免囚徒,不光是为韩王考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种做法还了天地间一片清明,不可谓仁义之举,同时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百姓与朝廷的矛盾,这是宰相杨馆的高明之处

帝王表情庄重,面露威严之色,但此刻他的心中是愉快的,因为随着圣旨的发布,他的七子韩王也会从天牢中释放,按照之前的与宰相的计划,韩王现在应该已经出狱归府了,帝王心中这样想着,韩王是他最大的一块心病,现在心病已除,帝王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可就在这时,祭台外响起一声战马嘶鸣的声音,一名御林军翻身下马,慌慌张张的冲到祭台前“报……长安八百里急报“

御林士兵跪在祭台前参拜道,他此刻满头大汗,神情慌张,看起来非常着急的样子,突如其来的急报让在场官员皆是一惊,八百里急报多是用于汇报边关紧急战事,京师长安距法门寺不过半天的路程,怎么会有八百里急报传来,莫非是吐蕃撕毁盟约,举兵犯境

帝王闻言先是一惊,可对于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帝王来说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他面不改色,看向御林军沉声道“长安发生什么事了“

见帝王发问,御林士兵急忙回话道“回禀帝王,天牢生变,韩王殿下被人毒杀了“

什么,韩王在天牢中被杀了,全场哗然,在场的大臣无不面露震惊之色,可又无人敢大声议论,在场的大臣谁不知道此次祭祀大典就是帝王和丞相为了让韩王出狱而精心准备的,可现在大赦囚徒的诏书刚刚发布,韩王被杀的消息就接踵而来,大臣们能想象到此刻的帝王会何其暴怒

听完御林士兵的汇报之后,帝王先是满脸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但随机他的眼神暗淡了,他知道八百里急报意味着什么,宰相杨馆不可能跟他开这种玩笑,他的七子韩王真的被杀了,

“好大的胆子,竟敢杀朕的儿子,朕要诛你九族,朕要把你满门抄斩“天子震怒,眼中有怒火燃烧,台下诸臣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言语

“太师,你留下来和地藏大师主持大典,益王雅王即可随朕返回长安,传旨恩王,命他速速归京“帝王沉声下令,说罢便头也不回的离开祭台

诸臣无不感受到天子之怒,连祭祀大典这么重要的日子都搁置了,足以看出帝王此刻有多么愤怒,诸臣面色凝重,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喘

“老臣遵旨“太师颤颤巍巍的应了一声,双腿止不住的颤抖,益王和雅王对视一眼,表情异样,二人相继离开祭台,准备随帝王一起返回京城

“皇兄,恩王的坐上宾毒杀了当朝韩王,而且此人还是朝廷通缉多年的赢家余孽,好戏开始了“雅王语气玩味,眼神中满是戏谑

益王皱着眉头,看着雅王有些慌张的道“皇弟,我们这次会不会玩的太大了,说实话,说实话,看到父皇震怒的一刻我真的害怕了,我还从来没见过他如此暴怒“

雅王轻笑“怕什么,成王败寇,皇室之争,本就腥风血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现在韩王已死,恩王也会在赢家余孽事件一蹶不振,我们最后联合推倒太子,平分天下“

…………

最新网址:

最新小说: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