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ā”负责报到的老师叫着新生的名字。
“在这里。”肖林的父亲大声说到。
为了报到顺利,肖林的父亲特意找了一个在这里上班的,一个从来没有来往过的亲戚来帮忙。以便顺利些。
肖林的父亲和那个亲戚一块在报到窗口站着,肖林的父亲打开了带来的那只老皮包。从中拿出一个布袋,把布袋上缠绕的线拨开,层层打开之后,才露出那借来的,给肖林做学费的钱。
肖林的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虽然很穷,却很少向人低头过。为了让肖林上学,却向别人低声下气的借钱,这在肖林的父亲看来,是多么的不能忍的事情啊!可是为了他的儿子,他做了。
为什么区区四千元钱缺要从八个人手里借呢?一是,可能大家当时都没钱,二是因为肖林家穷,不肯借那么多给他,只有一个本家的肖林要叫爷爷的,也是肖林父亲的叔叔的,借给了最多的两千元钱。肖林才能得以有学上。才有今天的肖林。
肖林在心里是非常感激借钱给他父亲,让肖林可以上学的这些亲朋好友的。虽然最少的才一百元,却是组成整个学费的一部分。可见那时的肖林家的经济状况是多么的差,肖林记得最没钱的时候,肖林父亲吃饭不舍得吃菜,就用几滴油加盐又加点水,就这样作为下馒头的菜,好在还有馒头可以吃。
这借钱和交钱的一幕深深的印在了肖林的脑海中,即使今天已经不为生活所迫,肖林仍然清楚的记得这一幕。因为,肖林就是在这种没钱的事实深深影响下,开始了高中的学习生活的。
现在看来,少时贫穷真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它对人的伤害远远大于它的益处。
完成报到程序后,肖林随着老师的安排找到了自己的宿舍,肖林的父亲把肖林的被子等物品都放到肖林的床铺上。默默的坐了一会,才向肖林说到,“我走了。”然后肖林送父亲离开了学校,从男生宿舍到学校大门口有很长的一段路的,肖林和他父亲就这么走着,路上遇到的都是过来办理报到手续的人。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就这样,用了很长时间,肖林和他父亲才走到大门口。门口就有去县城的汽车,到了县城再转车才能到家,父亲上了班车,肖林目送着班车离开了自己的视野,肖林才回到学校里。
肖林那年十六岁,第一次离开家里,到这么远的地方求学。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当时更多的是好奇。肖林回到了宿舍,这时已经有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报到。都在自己的床上坐着。因为是上下铺,上铺的坐在下铺,肖林他们互相认识了一下。
这些高一的同学们现在大部分都记不清楚了,只有高一我们一个寝室的,现在还保持着联系,而且大家还按年龄,生日大小,排列了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