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车师人将信将疑的说道。
他用的是汉语,虽结结巴巴,南腔北调,但关羽听的清清楚楚。
他们后车师国已经数十年没有向大汉朝廷进贡了。大汉国内动荡,也没有能力收拾他们。
但并不妨碍他们对大汉的敬畏。
匈奴对西域的统治非常残酷,劫掠和杀戮常常能见到。
而大汉只杀不服者和叛乱者,其带来的科技、文化、思想为西域百姓有很大帮助。
“不乐匈奴”而“慕汉”,证明了当时民心所向。
每当汉不在西域设置都护,匈奴势力卷土重来的时候,西域诸国无不“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热切地向往着内地,希望能重开玉门关、阳关,恢复汉的管辖。
西域人也非常向往大汉。
据说大汉国土无边无际,进入玉门关,一直向东走一年也到不了头。
这一时间,东汉虽然内外交困。然而,其依旧是这片天地下,最强大的王朝,没有之一。
“西击鲜卑,一时失利,借贵国之地修养一番。”
关羽将大纛和旗帜插在雪地中,对这名汉语者,拱手一礼。
虽不是宽袍大袖,自引风流。
但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言谈有据,将天朝上国,高姿态道尽。
关羽是读过《史记》和《汉书》。越是了解华夏的历史,越为华夏骄傲,越是对大汉忠心。
华夏为天下,其者皆为蛮夷。
西域只是番邦小国。主公与他谈过西域,关羽也稍稍有了解。
关羽知道,这西域,迟早要重归大汉。
这名懂汉语的车师人将关羽的话传达给同伴。
“请上使至王城,吾王定会好好招待。”
他们不知如何处置关羽,索性回去禀告国王,是杀是礼,全凭国王。
他们车师后国前王叛汉,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不知道现任国王对待汉将是何等态度。
“多谢。吾腹中饥饿,请些食物,好与汝等一起上路。”
关羽明白要是再不进食,连青龙偃月刀都拿不起来了。
要是车师人对自己发难,岂不是有心抵挡,无力反抗?
车师后国,以及山北六国,都是小国。
《汉书》载,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八百六十五人。击胡候、左右将、左右都尉、道民君、译长各一人。
因为地理局限问题,即便是相隔多年,车师后国的人口也多不到哪里去,胜兵不足千人。只要有气力,完全可以单骑突出,毕竟车师后国的士兵不会集中在一处。
车师后国士兵见关羽向他们请要食物,不疑有他,拿出胡饼和水递给关羽。毕竟关羽只是一人。
一名士兵还主动下马,与其同伴共乘一骑,将骑让给关羽。
关羽乘骑为先,车师后国士兵跟在关羽后方,看似反客为主,为不敬。
其实这是理所应当。不论是后车师国士兵,还是关羽自己,都认为,其之举动,理所当然。或者说,本来就该如此。
这就是一个大国强大的象征,一举一动,都显得真实大气。
若关羽这个堂堂两千石的大汉奋威将军跟在这些小兵的身后,那才奇怪呢。
一个时辰后,后车师国王治,务涂谷。
一国王都,务涂谷城却不如中原一县高耸。
关羽目测其城池高度,只有两丈余。
“上使,请侯片刻,容小人向吾王禀之。”
那名会汉语的后车师国士兵朝关羽一言,然后奔入务涂谷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