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2)

 好了,不说这个了。下面我们继续说五帝中的第二位,黄帝的孙子颛顼。颛顼的母亲女枢(shu)一次梦见一条直贯日月的长虹飞入腹中,由此怀孕而生颛顼,颛顼生下时头戴干戈,并有“圣德”字样。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pu)阳)。也就是说,颛顼在继任了祖父黄帝的首领之位后,迁都到商丘,后来主要居住在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这颛顼是五帝中的第二位,同时也是五方天帝中的第五位。是主管北方的天帝。五方天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伏羲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神农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已挚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颛顼成就虽不及祖父黄帝,但是同样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领袖。并且颛顼心思缜密,是个智慧型的领导。后人对颛顼大帝的评价是:静渊有谋,疏通知事,养材任地,载时象天,依鬼神以治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戴他为玄帝。颛顼在位期间,做了好几件有深远影响的事情。

首先在他还是华胥国首领之时,国民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

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这里所说的重还有黎是颛顼的孙子,是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力士。也是颛顼手下的猛将。

颛顼把华胥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就是接替了黄帝的首领职位。可黄帝将自己的首领职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这可是引起了另外一个很有能力的部落首领的不满。这个人就是共工。就是著名的怒触不周山的共工。要说这共工也不是简单人物,他的身世也不比身为黄帝孙子的颛顼弱。《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说明共工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共工的部落在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程比较擅长,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善于用水,所以在农耕方面,自然更具有优势。所以共工是神农之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另外,共工还有一个叫做后土的儿子,十分擅长农耕技术。后土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后土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国语?鲁语上》: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九州,第四个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 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等到书记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

同时也有将后土奉为社神,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后土是社神,黄帝的玄孙弃,也就是后稷,是稷神,同样是一个精通农事的人。后土和弃正好就是社稷神。

话说因为共工领导有方,所以共工为首的部落不断强大。一山容不得二虎,颛顼和共工之战在所难免。共工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首领,他也想成就像黄帝那样的丰功伟业。可是,因为黄帝实力强悍,所以不敢贸然动手,只得臣服。于是就一边多种粮食为战争做准备,一边等待时机。共工心想,反正我比你黄帝年轻,等你死了,我就没有对手了。我就是干等着,也能等到胜利。可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十年,共工也成了一位老人。黄帝离世,机会降临。共工召集人马,乘船顺着黄河很快就攻进了颛顼统治的地区。 因为共工来得突然,颛顼这一方没有什么准备,所以第一仗共工大获全胜。颛顼听到战败的消息,着实吃惊不小。其实颛顼早就知道共工有大志,不会长久屈居人下。他也料想到共工可能再祖父黄帝过世后来进攻,所以早就有所准备了。可是,令颛顼没有想到的是,共工居然来得这么快,还这么凶猛。话说共工怎么可能不凶猛,这一仗他等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蓄积一朝得以爆发,共工志在一举战败颛顼,所以几乎是带来了所有兵力。

话说来势汹汹,颛顼一面点燃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本部落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两股人马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几次交锋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到增援颛顼,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到支援颛顼,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支援颛顼;相比之下,共工这一方由于没有后续增援部队,所以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一层皮,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随着颛顼兵力的增强,共工根本无法与颛顼抗衡了,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被颛顼追杀到了不周山下,此时的共工身边已经只剩下几十人了。他举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身后,喊杀声、劝降声接连传来,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已经没有退路了,与其投降受辱被杀,不如自杀保全最后的尊严。在绝望工大吼一声,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撞得剧烈摇晃起来,无数大石滚落下来。随着共工这一撞,整个宇宙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另一方面,因为撞击,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共工氏宁死不屈的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在上后土在下”,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不周山,有几种说法,比如帕米尔,祁连山尾,贺兰山脉,诸毗之山,赫尔蒙山等。但是我认为,当时颛顼统治的地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另外黄帝的埋葬地点在河北,那颛顼的统治地区也应该在这一片区域。所以,我比较赞同不周山是辽宁锦州笔架山的说法。有人认为现在的笔架山,笔架山虽然被人说成是因形似笔架而得名,但实地看过,一点也不像笔架。“笔架”发音接近“不周”,应该最初也来自“baidag”的音,后来受国内其它“笔架山”影响,才起了如今的名字,而且锦州这座笔架山落潮时,会出现海中“天桥”奇观,共工率领残兵退守于此时,正赶上落潮,颛顼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达岛上,可以顺利将其抓获。

并且这座笔架山“两长一短”的山峰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与某些学者将“不周”解释为“不周全”的观点无矛盾,且与神话故事的情节也极度吻合。锦州笔架山,应该就是上古传说中的“不周山”。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民国:王牌飞行员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从雇佣兵到战争之王 知否:我是皇太子 天上掉下个牛魔王 我的姑父是朱棣 洪荒:吾冥河,以杀证道!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