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
而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字体之前,每个国家都是有自己的字体,并非是同样的小篆。
而我看到的竹简上的字体,还不是小篆,而是甲骨文!
这里面问题太大了!甲骨文是更早时期用饿问题,那时候都是在骨头、石头上刻字的,怎么会出现在竹简上。
甲骨文不是我的强项,胖子这货更不用说,只能靠我们的学习大佬,张子扬大班长。
“班长,你来看看这上面的甲骨文是什么意思?”我对着张子扬招了招手。
她一听是甲骨文,愣了一下,然后赶忙跑过来,夺过手机看了起来,然后就陷入了懵逼状态。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说道:“这不是甲骨文!”
“啊?!不是甲骨文?!”我瞬间惊呆了!这怎么可能不是甲骨文呢?我学习再差也不至于不知道这个吧?
“这的确不是甲骨文,而是在甲骨文和真正文字过渡期的文字。”张子扬语气十分肯定,让我不由的过去看了起来。
胖子赵钱和其他人也靠了过来,一起看着手机里的图片,等着张子扬讲解。
“班长,在甲骨文和小篆期间也只有金文这种字体啊,可这明显不是钟鼎文和铭文字体,到底是什么文字啊?”赵钱最基本的还是冻的,自然知道甲骨文过度到小篆只有金文和铭文。
张子扬露出了一个“你们不知道了吧”的微笑,然后解释起来。
这种字体她是在图书馆中的一本破书里看过,是那种很黄很黄的书,破的都快看不清楚字了。
可能因为觉得那本书没用,所以就被丢弃在一个角落。正巧张子扬去找这类书籍,就看到了这本破书。
书里面的内容很少,除了一些类似甲骨文的字体,就是用繁体字写的注解。而那些像甲骨文的字体,就是我们看到竹简里的字体。
根据注解,这种字体是在逐鹿之战以后,夏朝之前改良出来的。主要是因为甲骨文太复杂,就有人试图改良。
这种字体的字没有很多,大概也就五十个左右。但这五十多个字就可以记录很多事情。恰好张子扬研究过,直到这五十多个字都怎么读,相对应的都是什么字。
“吾亡三阳,不忘亡吾人。七七日魔,杀!亡必散,反之活。”
这个就是张子扬翻译赵钱上的文字,从内容看来,好像是要复仇。
第一句我明白是他是死了,而且忘不了杀他的人。可是这个三阳是啥?指的是三天?还是地名?
第二句,七七日应该是四十九天,魔是个啥玩意?接着还弄个杀!难不成他要变成魔复仇?也就只能这么解释了!
最后一句很明显是再说成功就能活着,失败就完了。按照他说的,他已经死了,那就是用灵魂复仇,这不仅让我想到他之前的哪个魔字。
魔?到底指的是什么?那个时候什么是魔?蚩尤已死,何为魔?
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刑天!
按照神话传说,也就只有刑天才算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