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身居高原环境,有识字的在目录上很快找到高原类的边防战士。</p>
以往他们只知道子女或者亲人在边疆戍边,不知道具体的情况,现在却能眼见为实了。</p>
高原篇开始就是雪山上的哨站和哨兵,层峦叠嶂的山峰有着厚厚的积雪,一个个脸色起了高原反应的士兵让人看得心疼。</p>
很快一个惊呼响起,原来是一个他们熟识的年轻人的照片让他们认了出来。</p>
照片上的士兵脸上多处皲裂,泛着高原反应的苹果红,一张满是冻疮的手掌拉着枪带,另一只手则标准的敬着军礼。</p>
戴着厚实军帽的士兵在脖间是一双皮手套和一双棉手套,携行的手榴弹、子弹以及腰带。</p>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相熟的人在高原上的样子,红晕、冻疮他们已经见怪不怪。</p>
随着第二张照片的出现,很多人都发出感叹。</p>
原来是那个士兵的几张生活照展现让他们惊叹。原本他们以为十分苦寒的戍边生活却极为丰富,宿舍内的文化学习和象棋等娱乐活动,巡逻时以班为单位的行军行军队列,牵着巡逻犬或者骑着耗牛的骑行照片。</p>
这些都让他们对戍边生活发生感叹,觉得和在家中没有太大的区别。</p>
因为地域的不同,各地关注的地方也不一样,沿海的关注海岛边防战士,北方的关注雪原密林,西南的关注丛林。</p>
但无一例外,这一次的期刊在传阅之后真的让所有看完期刊的人感慨不已。</p>
不同于以往报纸上黑白勉强看清的复印照片,彩色且专业的照片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军人的辛苦和日常生活。</p>
韦珣在收到国内的情报组织提供的信息收集之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p>
《军人》期刊的发行不仅是为了展现军人的风采和艰辛,提升军人地位,更是韦珣为接下来华夏参战之后管理舆论,提升国民对战争支持的利器。</p>
现在只是展现和平时期的戍边,在未来却是要展现士兵进攻和防御,行军,生活等各方面的照片。</p>
华夏人向来是重视感情的,尤其是军人期刊开篇简短却发人深省的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p>
不仅是让人沉默,也让大部分人明白了和平的生活是一个个军人的付出。</p>
民间的反应让韦珣对于战争更有信心,哪怕是目前保加利亚已经失守多瑙河北岸的所有据点。</p>
从十二月沙俄将援救罗马尼亚的兵力增加到四十五万,所有人都知道保加利亚目前是没有反击的机会了。</p>
奥斯曼和保加利亚在梅吉迪亚聚集十几万的军队,牢牢的挡住了沙俄的主力,多瑙河也让沙俄和罗马尼亚几次渡河攻势被击退。</p>
眼下保加利亚全攻四百八十万人口,如今动员兵力三十五万,奥斯曼联合作战的军队也到了二十五万。</p>
面对八十二万(罗马尼亚37万,其中十五万在和奥匈帝国的边境线)的沙俄和罗马尼亚联军,想来暂时守住不成问题。</p>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小说网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866588)</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