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萧元和官员们讨论整肃吏治之时,却见南宫清兴冲冲的跑进来。.org</p>
“这是什么?就是你说的‘木牛流马’吗?”</p>
即使是萧元也同样忍不住好奇的围着南宫清的最新发明,转了一圈又一圈。</p>
这“木牛流马”形状都是仿照真的牛马打造。</p>
“木牛”是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每个木牛都可以运载十个人一月的粮食,每天独行的话可以走数十里,群行的话可以走二十里,昼夜运转不绝。</p>
“流马”也相当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以数根长、宽、高不等的木杆搭建而成,载有两枚方囊,各自都可以容纳两斛三斗米(即二十三斗米),机关都暗藏于腹部,足部则周转自如,行动起来不需要押送者花费太大的力气,而牛马也不需要饮食,耗费粮食,真算得上是旷古奇作。</p>
“真是神了!”</p>
众人看了纷纷啧啧称奇,萧元也十分满意。有了这种“木牛流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运输补给的压力,对于自己的战略计划至关重要,所以当即就下令大规模制造这些“木牛流马”。</p>
“启禀萧侯,纪先生派小的前来询问萧侯是否现在动身前往崆峒山观礼?”</p>
正在此时,一名士卒飞驰而来,向萧元询问道。</p>
“嗯,这就动身上山吧!”</p>
萧元爱惜的拍了拍这几只打造好的“木牛流马”,又吩咐了南宫清几句,这才飞身上马,和纪刚、蒙亦璇带着“刀、枪、剑、戟”四卫士以及十多名侍卫一起动身前往崆峒山,参加崆峒派掌门的即位大典。</p>
崆峒山距离晋城极近,只有十多里路,海拔两千一百二十三米,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西来第一山”,素有“两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的美誉。</p>
崆峒派乃是西北仅次于昆仑派的武林名门,不过一方面由于近在太平军的眼皮底下,不敢妄动,另一方面则因为该派上任掌门是个聪明人物,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有和太平军好好合作才是上策的道理。</p>
所以当萧元开始整肃西北武林的时候,崆峒派并不像其他门派那样桀骜不驯,反而极力支持,帮助羽林卫立了不少功勋,从而被萧元扶植为自己在西北武林中的重要臂助。</p>
由于崆峒派乘机崛起,大肆扩张,在帮助羽林卫镇压试图反抗的武林人物同时,也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在萧元入主晋州这几个月以来,实力大增,超出了由于受到打压而被迫退出晋州的昆仑派,隐隐成为西北武林的领袖,成为替萧元执行那些不方便萧元集团正面介入事宜的重要力量,在西北武林中举足轻重。</p>
这一次崆峒派上任掌门病逝,新任掌门继位,萧元名义上是前来观礼,实际上除了要借此机会拉拢武林势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制造一种威慑的力量,监督崆峒派是否由自己满意的人物接任;打压反萧元派的势力,防止该派有大的不利于太平军的变动。</p>
“真美啊!”</p>
由于这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中,所以一行人并没有太过于紧张,反而是像在游山玩水一般。</p>
当大家来到崆峒山上的时候,无不为这里的风景所折服。</p>
只见崆峒山林木葱茏,峰险石奇,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国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练的泾河,胭脂河绕山南北交会东去。这里曾被道教誉为“十二仙山之一”。</p>
古迹胜景甚多,有气势磅礴的马鬃山,奇特的香山胜景,幽雅别致的五台风光,神秘的玄鹤洞,引人入胜的弹筝峡、月石峡等自然景观。</p>
从山下的观礼池到主峰炼丹炉的狼牙石道,乃是用青砖砌成,远望宛如云梯,直插云际。</p>
崆峒山历史文化悠久,为神州道教发源地之一。</p>
相传轩辕黄帝曾到此问道于广成子。千百年前山上就已有庙观建筑,后经历代修葺,琳宫梵刹遍布诸峰。</p>
在崆峒山上,除了有棋盘岭、舍身崖、雷声峰等形胜去处之外,还有九宫八台十二院等四十二处寺观。历代文人名士在此留有大量诗词、游记、摩崖石刻、碑记等等。</p>
崆峒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天门铁柱、中台宝塔等七大景区和十二个景点,其间山门崔巍,天梯高悬,晨钟暮鼓,烟云缭绕。游人身临其境,大有浊念顿消,飘然欲仙之感。</p>
尤其是到达主观的天堑之间,飞架起一座跨度五点三米的铁索桥。登桥俯视,云雾缭绕,瀑布悬挂,景色宜人。</p>
“贫道何德何能,竟有劳萧侯亲自前来,实在是我崆峒之大幸也!”</p>
新任的崆峒派掌门玄成子早就远远的前来迎接,他是上任掌门的师弟,平日就经常参与门中的大小事务,非常清楚如今太平军的态度对崆峒派的存亡和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都不敢怠慢。</p>
“道长真是太客气!今天有哪些人前来参加掌门的庆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