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铁血宏图 > 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

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2 / 2)

不用去想朱宜锋都能想到报纸上会怎么写。

“汉军大都督朱宜锋之弟感染梅毒”。

对于那些记者而言,他们的眼里可没有朱宜涛这个人,他们看到的是自己!

“没有我,谁会在乎他朱宜涛是谁?我的面子给落下了,结果他居然还有脸来说我!”

连骂几句发泄了心头不满之后,在徐灵芸的劝说下。朱宜锋又摆了下手,颇是无奈的说道。

“罢了罢了,你给他们汇去五千两银子,告诉他,让宜涛安心治病就行,别的话就不用说了,他不是个笨人,能分出来何为轻重!”

除了无奈的苦笑之外,对于这个亲戚,至少现在朱宜锋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在抱怨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去想,自己的那个堂弟得了梅毒,倒也是好事,至少在这个时代,梅毒等于绝症,不至于等几年后“脏”自己的手。

毕竟,有些人纵是眼下不杀,将来难免也要杀掉!自己死了反倒还能省些事!

心底这般感叹着,将信重新递给徐灵芸时,见其似有些担心,朱宜锋便笑说道。

“灵芸,不过他这封信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了,倒是得忘记办一件重要的事了!”

“大事?宜锋,你说的是什么事?”

“报纸!”

抬着下巴,朱宜锋吐出两个字来。

“报纸?”

“没错,虽说过去在上海的时候,也看过是一些洋文报纸了。但这在武昌开府之后,却忘了办报纸了,这报纸瞧着不起眼,可若是办好了,却胜过十万大军!”

岂止是胜过十万大军!

一份报纸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夺取思想阵地,更多的思想上的启蒙,尤其是在现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报纸的作用甚至重于枪炮,尤其是在国民愚昧的时代,更需要思想上的启蒙教育。

尤其是现在——闭上眼睛,想着国内保守的现况,尤其是湖南省整体文化气氛的相对闭塞与保守,其实这也是中国的现状,国人的保守是建立在对西洋的不了解上,若是其能够通过报纸了解西洋、了解世界,又岂会如此保守?

至少通过报纸的启蒙教育,一部分人能够睁眼看世界,如此一来自然不会对将来推行“新政”有太多的抵触,至少不会发生历史上的那种百般抵触。

尽管后世人们总结着“甲午战争”和“庚子之战”彻底粉碎了国人的幻想,但在另一方面,若是没有上海、天津等地中文报纸十余年间的“启蒙”,又岂会国人思想上的进步,再到后来晚清广开报业以为启蒙,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妄自尊大”的弊病,认识到中国与西文的差距,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脱节。这一切都是报纸带来。

“胜十万大军?报纸有那么重要吗?”

徐灵芸疑惑的反问道。

“岂止是十万大军,说其等于百万雄师亦不为过,这报纸即可以宣扬民族,唤醒百姓民族观,树立其驱满之决心,更能普及科学文明,令士民不再保守愚昧而不自知,这将来国人能否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学习西方,关键就是心态,若是其依然如现在一般,视西方科学为奇淫巧技,那么将来何以推行维新新政,求以国家富强?”

“报纸真的有那么重要?”

“比这更重要!因为报纸能够启智!”

对!就是启智,若是说近中国,尤其是晚清之时最大的悲哀在什么地方,恐怕就是未能启智,更未曾经历思想启蒙。而相比之下,远在数千公里外的那个国家是无疑是幸运的,至少其在开国十数年后,便有若天佑似的出来了一个思想家给明治维新带来启蒙曙光,而中国呢?

这甚至影响到了中日两国未来数十年的国运,因为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家的深度和局限,往往代表这个民族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他们的思想在引导或限制这个民族的时候,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想到日本,朱宜锋又想到了月前收到的来自上海的信,那眉头便是一皱。

“已经开国了,自己没多少时间了……”

最新小说: 科技强国从修手机开始 请你做个圣武士吧 开局天龙慕容家,斗转星移打诸天 梦起四合院 炼丹长生,我有熟练度面板 1892:美利坚的西部生活 领主大人天赋异禀 百岁老兵,征兵征到我头上了? 亏钱做拖拉机,这坦克什么鬼? 从超能密武到肉体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