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就是求稳,加上汉密尔顿十年前犯下的错误,让数万英军白白丧生,他绝对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没有完全的准备,他不会像任何敌人发动攻击,不管是这几年在缅甸,还是现在在中国,不看敌人的表现,只把自己做到最好,对于英国人来说,自己做好了,这个世界上,还真的很少能找到对手。</p>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尽管犯过错误,而且偏偏就是登陆的错误,在登陆的时候被人痛扁,可现在偏偏他又接到了一个登陆的任务,谁敢说他不是最有经验,最适合的人选呢。</p>
也许正是那次任务给汉密尔顿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不得不慎重,要是换个其他的英国将军,也许会自以为英军天下无敌然后横冲直撞,但是汉密尔顿绝对不会,就算汉密尔顿也认为英军天下无敌,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英军中了枪也会死。</p>
更何况巧合的是,十年前同样是落寞帝国土耳其的部队,同样是有德国军官参与,他才得到了惨败,这次根据英国政府给他的情报,他的对手联省军,恰恰也是跟德国人有很深的渊源,德国人参与了联省军官的培训,参与了联省新兵的训练,只不过没有亲自指挥而已,这种情况下汉密尔顿不敢大意。</p>
不敢大意的结果就是,汉密尔顿登陆作战前,做了周密的部署,选定了一个不在联省控制区,而又接近联省地盘的九江作为登陆地点。并且战前做了非常细致的外围工作,比如利用当地英商在九江到长江边的野外购买了大片空旷土地,并且以修建货栈的名义,平整出了大片的土地,并且打好基础,基础夯实的程度达到了,可以起降飞机的地步。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他们在登陆前就已经秘密修建了临时机场。</p>
原因很简单,几次重创英军的都是联省的飞机,英国人有理由判定,联省有大批飞机和优秀的飞行员,当然英国人不认为这些飞机是联省制造的,认为他们肯定是买来的。这种判断出于可笑的偏执,尽管英国人的情报明确的指出联省有自己的飞机制造厂,而且规模还相当大,可是英国人就是认定。这飞机厂跟中国其他飞机厂没什么两样,最多就是能修理修理飞机,就像东北的飞机工厂一样,制造,绝不可能。</p>
不管是买是造,都不可否认联省拥有相当强大的空军力量,而且实战已经证实,在长江这样的内河中,飞机会对军舰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英军必须加强空中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水面安全,于是谨慎的汉密尔顿就向政府要求增调了航母,并且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目的就是迷惑联省。让他们放松警惕。</p>
除了在九江秘密建设机场外,他们还做了其他许多的工作,比如收买九江码头的各路势力,在他们行动那天甚至通过洋行代理悄悄将码头区包了下来。对外宣称是要卸一批数量庞大的货物。摆平了码头区关系复杂的牛鬼蛇神,让这些人帮忙清理了码头,在英军登陆那天。码头是干干净净的,几乎是在迎接他们一样,没有任何障碍。</p>
另外,在政治上,还跟广东革命政府做了沟通,他们向广东方表明,他们将在广东方和北洋军的内战中恪守中立,绝对不会帮助北洋军攻击革命军,同时也要求广东一定要在他们跟联省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广东方当然迫不及待的答应了。英国人又不着痕迹的补充说明,如果英国在跟联省的冲突中,无意造成了广东方的损失,希望广东方克制,不要将事态严重化,英国人如果损害了广东方的利益,一定会做出补偿。结果就是,当他们攻占了九江后,广东真的保持了克制,紧紧发表了抗议,然后就开始跟英国人谈判,而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段,比如立刻进行反攻等。</p>
采用了各种手段,秘密的,不荣誉的,才终于成功在九江登陆,拥有了一个条件良好的前进基地。可以说英国人组织严密,费劲周章,这要换做以前,制裁一个中国地方军阀他们绝对不会这么费劲,第一说明了汉密尔顿这个老将确实很稳重,对联省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他们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也说明了,英国人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对手了,一旦他们开始重视,联省就不容易投机取巧,必须要堂堂正正的跟英国人打一仗了。</p>
汉密尔顿既然稳了,就有稳到底的趋向,登陆九江后,并没有立刻向西挺进进攻联省军,而是就地驻扎,不断的登陆部队,转移飞机,运送补给物资,修筑防御工事等等。汉密尔顿是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准备做到完美,自己做到十二分,然后去打哪怕是十分的对手。也不愿意在自己只做到三分的时候,赌敌人更差只有一两分。所以汉密尔顿在进攻前,要把九江打造成一个进可攻的前进基地,退可守的大后方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