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纳闷:寿春是东晋的领土,在出不出兵的问题上还用考虑吗?这还得回顾一下东晋建国以来对北方地区的态度。八王之乱中,司马睿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小命,北方的杀戮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司马睿极不愿意趟浑水,当初祖狄北伐,司马睿就给了他一千兵,盔甲武器统统的没有。</p>
司马绍在位时,单是一个王敦就够他折腾了,自然无暇北伐;更有甚者,戴渊把北伐军几乎全部带回了南方,王敦之乱虽然被平定,但这支军队再也没能回到中原。之后,东晋政局获得了极为短暂的稳定,司马绍一直有光复中原之意,无奈时不我与。</p>
公元32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司马绍身罹重病。这位皇帝在位四年,颇有中兴之志。他常以怀、愍二帝被掳的耻辱来激励自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青年皇帝,与司马炎非常相像。局势稍安,他把下一个施政目标定为廓清中原。</p>
不幸的是,心力交瘁的司马绍已经病入膏肓,此时已到弥留之际,司马绍强支病体,开始吩咐后事,他叫来了最信任的庾亮、温峤等人,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p>
“朕自知大限将近,卿等皆为国之栋梁,一定要好生辅佐太子,东宫年幼,尚不能理事,朝政大事还望卿等尽心处理;王敦之乱的根源在于南北士族不和,卿等务必吸取教训,抛弃门户之见,为国家选拔人才;朕受命于危难之际,却没能完成先帝的基业,实在无颜以对,光复中原全仰仗各位了!”</p>
说完这一切,司马绍把太子司马衍郑重地交到了庾亮手上,溘然长逝。谥号曰“明”。</p>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中国的“谥号”制度。</p>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个或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作出的评价,关于皇帝的谥号,里面有很大学问。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一般为“子议父,君议臣”,但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开国君主一般为“太”,凡事无绝对,如汉高祖;好文的皇帝则多以“文”显世,如汉文帝。</p>
这种制度到唐武则天时期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皇帝生前为自己叠加谀字定谥,到明朝时,皇帝谥号已经发展到十六个字,清朝更甚,为二十二字。而最主要的那个字则由后人平定。在唐以前,谥号制度还是比较能评价一个皇帝一生的。</p>
至于具体评定办法:刚强直理曰“武”;经天纬地曰“文”;“博文多能曰献”;照临四方曰“明”,等等,大体分为三类:表扬;中庸;批评。在此不一一列出(太多了)。</p>
再让我们把重点放回“明”字上,历史上以“明”为谥的皇帝,扳着指头都能数清,如汉明帝刘庄,大家对这位皇帝可能不熟悉,但一定知道班固,班固正是刘庄派到西域的。这个字对司马绍的评价可谓恰到好处,清人王夫之曾感叹:“明帝不夭,中原其复乎!”</p>
司马绍死后,年仅五岁的娃娃司马衍登上了帝位。正是和邻家小妹妹玩过家家的年纪,司马衍却接过了整个帝国(晋朝皇帝的即位年龄一再减小,非幸事)。</p>
</p>
这位小皇帝连高高的龙椅都坐不稳,更别提临朝听事了。温峤等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在后院玩耍的司马衍,把玉玺交到了他手上,小家伙拿在手里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可能是觉得这个玩具不趁手,直接扔了出去。</p>
群臣大惊失色,慌忙俯身去捡,当他们直起身时,看到了一个女人:庾太后。众人纷纷向太后请安。说起这个庾太后,颇有些八卦新闻:庾太后名文君,她嫁给明帝时,已经二十三岁“高龄”了,大了司马绍整整三岁。</p>
有人会问,才二十三岁而已,搁现在大学还没读完呢!可你要知道,太康年间,司马炎曾颁布了一道命令:女子满十五岁必须嫁人,如果到十七还没找到人家的话,官府强制嫁出去!到时候无论男方是聋是瞎都要上花轿的。庾文君二十三岁还待字闺中,估计实在是没人要了,连官府都没辙了(衰!)。</p>
庾文君的长相应该没多大问题,能嫁入豪门,起码能对得起观众,庾文君之所以嫁不出去,是因为此女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史书记载:“少以圭璋特异,令仪淑美”。和吕雉差不多,相貌贵不可言。门不当户不对,就算娶了也得整天受气,庾文君对此一点也不着急,姜太公能用直钩钓王侯,我庾文君难道就不能钓个乘龙快婿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