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三国游侠传 > 二十三、初战宛城(下)

二十三、初战宛城(下)(1 / 2)

 军阵上出现一个奇特的静寂时刻。</p>

我和周瑜交换一个眼色,都察觉到对方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p>

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大家一起撤退完事。</p>

双方颇有默契地各自压住阵脚,缓缓收兵。</p>

退后五里地,选好地势,周瑜令诸将都去指挥安营扎寨,自己和我讨论今天之战的得失。</p>

来宛城之前,周瑜就说先上去打一仗,所谓遭遇战,看看对方怎么个状态:军队分布、将领能力、军心士气什么的。现在,情况已然基本明了,下一步作战方案今晚应该就可以随之成型了。</p>

中军大帐刚刚竖起轴竿,我和周瑜都还站在门口聊着。阿昌匆匆过来。</p>

“主公,都督,田校尉回来了。”</p>

哦,我看向周瑜。从新野出发前一晚,刺刃小队十名干将,连同我的近卫副队长樊定野及部分卫士,就全被周瑜撒了出去,几天来影儿都没见一只。</p>

“快让他过来。”</p>

刺奸三校尉之一的田烈很快出现在我们眼前。看他灰头土脸,满眼疲惫不堪的样子,明显是缺乏睡眠。</p>

“段校尉已进了宛城。武关方向,正如都督所料,是赵颖。”田烈大概实在累得狠了,汇报言简意赅,只对周瑜一人。没有刻意把我也加到被报告的对象之内。所以内容方面,我不是很解。</p>

当然,我也没问什么。不是时候。</p>

周瑜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吃饭睡觉。今天没你的事了。”</p>

田烈应了,向我咧了咧嘴,做个苦笑地神情。我摆摆手,让阿昌带他赶紧下去歇着。</p>

扎好营寨已是正午左右了,吃过午饭,我正在自己帐里闲坐消食。帐外人影一闪,阿昌慢慢蹩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别说,这家伙烹茶还是挺地道的。</p>

“爷。请饮茶。”</p>

我道:“嗯,放下吧,等儿喝。”</p>

阿昌应声是,把茶放在几上。</p>

我看他磨磨叽叽。问道:“还有什么事啊?”</p>

阿昌犹豫一下。我忽然了起来:“是了,你的事……嘿嘿,我没忘记呢。”</p>

阿昌大喜,顺势问道:“爷。什么叫杀手锏?”</p>

我心:“这家伙得到什么的时候,真是思虑周详,精细得很哪!我随口说了那么一声,他居然也听到了。”不过那句本来就是个引子。难得他这么用心,我也不忍心继续耍弄他了。</p>

“你玩过锏?”</p>

阿昌肯定地点点头。</p>

“小人精擅锏法。”</p>

我心下一喜,很好。这下成了。</p>

“去。把你的锏拿来我瞧瞧。”</p>

阿昌应了。转身出去,到自己帐里去取备用兵器。</p>

所谓锏。亦作“简”。因为其外观为方形而有四棱,形貌似书简而得名。这种兵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了,历史非常悠久,到唐宋时相当流行,列为十八般兵器之一,许多大将都选修铁锏为护身短兵,最著名的就是秦琼秦二爷。</p>

但在汉末这个时代,由于将士的护甲普遍较薄,并不十分坚固,刀剑斩劈刺戳的威胁仍然极大,因此,别说锏了,就算是更常见的铁鞭,也全被一同认做杂兵,俱非军中欣赏地武器。当时的兵器专家一般认为,军营里,有铁鞭作为这种又短又钝的杂器代表就足够了,因此,汉军中常见的三类九兵,有刀有剑有鞭,却没有锏。</p>

因此,锏这种“非奥运项目”,就只能存身于民间武林之中。这样自然使得它流传地广度受到了极大制约。汉末三国时代,以鞭技闻名当时的武将还有几个,如黄盖、曹休、鸯等,白风也精通鞭法,当然那是软鞭。但善于用锏的,确实一个没听说过。</p>

“你怎么使锏?”等阿昌捧着他的铜锏交到我手上。我一边抚摸观测,一边问他。</p>

阿昌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小地跟甘爷时,他老人家觉得我天生力大,不适合砍刺之兵,得修鞭、锏那类运力打击的武器。又说鞭性虽直,却也尚轻滑灵变,小的像只呆头鸡,练鞭也肯定不成。锏厚沉拙劲,正与我性子相合。因此,小的就习了锏法。”</p>

甘宁倒真不愧是世家大族出来地,自身又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锏这种冷门兵器也如此了解。他让阿昌选修锏技真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绝对科。像阿昌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力量型选手,短兵器中只有锏最适合他。</p>

“你跟我这么久了,我怎么没见你使过锏?”</p>

他玩短刀的时候我瞧过,真……不怎么样。</p>

“小人这两年正在练分金错玉爪,手指每天都须抓捏铁球,晚上还得浸染清水多时,好驱除酸胀。因此,任何兵器都很少使用,以免耽误这门功夫。”</p>

“哦!”我记起上次在当阳地桃园附近,遭遇到琴仙韩娥。对方有一柄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地宝剑,一招之下,阿昌地短刀就折为两截。原来他是因为练着爪功,无法使用擅长的锏法。不然,以锏天生地浑厚沉重,韩娥肯定舍不得拿自己的宝剑去硬削。</p>

“当日你遇见那韩娥时,去夺她宝剑,就是使分金错玉爪啊?”</p>

“爷台明鉴,幸好爷醒,小人及时换用鸣琴指顶断了她的剑意。不然,以我那时空手入百刃的功力火候,不但夺不了韩仙子的剑,恐怕还断两三根指头。”阿昌忆起往事,脸上也露出后怕的神色,“她的剑实在太快了,现在我虽然练成了分金错玉爪,再碰到她,还是无法力夺她的剑地。”</p>

嗯,这小子真长大了。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了犄角反畏狼。人成熟了,经历广了,考虑更全面,顾虑自然也就多了起来。</p>

“嗯,有此一锏在手,下次她也占不了你什么便宜。”我我摸摸锏体中间的那道细细的凹槽,“居然还是凹面铜锏。”</p>

锏不过是诸兵器的一支,但就这么一支里,也分好些不同的类型:有八棱锏、平棱锏、浑圆锏、狼牙锏和凹面锏等各种不用的分支。</p>

所谓凹面锏。就是四方型的锏身上,熔练出两道笔直而较深的长槽,是故得名凹面。</p>

锏的主要优点就是本身沉重,击打力量特别强。尤其骑在马上对冲时,如果中了对手地强力锏击,不死也重伤。</p>

这一优势要到甲冑出现质变,普通刀剑根本无法再给予对手重创的隋唐时代。才被军事界的专家们真正发现和广泛认同。</p>

所谓乘风才能破浪,</p>

境不酝酿到成熟阶段,光有主观愿望也是无用。</p>

汉末短兵器的主流就是刀和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地事实。</p>

但阿昌这种迥不同于其他武将的大力少年。却更需要标新立异。</p>

“来,给我练练你的锏法。”我把铜锏交还给他。</p>

阿昌应了,双手抱锏。施个肥诺。身形一矮。两臂一摇,开始演练他的锏法。</p>

我睁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每一个细微地变化。</p>

越看我越诧异:“阿昌的锏法,居然是二十四法,锏中至尊,不传之秘诀。”</p>

锏自春秋时期被发明之后,在兵器谱上的地位就一直很低。无论军方还是民间,均视其为三、四流的偏门兵器。这种偏见使得它地发展也是困难重重,长时期得不到各时代的名家高手的重视,因此,比起刀、剑、鞭等短兵,锏地使用技法非常之少。五千年流传,一直到我所处地那个时代,都没有几套真正成型实用地锏技。</p>

只有二十四法,金锏二十四法!</p>

金锏二十四法,是唯一有高级武价值、能跻身于武化之列的锏中绝技。</p>

我看着阿昌娴熟地击刺点撩滚,拦格扫压劈,暗暗摇头:“跟我地无常十一戟一样,这门金锏二十四法,也是汉末时已进入到成熟期,以后再也无法真正的损益更改了。”</p>

阿昌虽然没有完全显露这路锏法的面目,但我从他手势、脚步及身法转换等方面,看出他的确是得到了锏法的真传。</p>

我所知的资料,金锏二十四法是在秦汉间逐步成型完备的,没到阿昌真能到这套锏法。</p>

演练这种运动过程一般都是非常快的,高手也不需要多看既知其优劣所在,外行看再多也只是瞎凑热闹。</p>

没过三分钟,阿昌练毕,锏压左臂,向我拱手致意。</p>

我点点头,气不长出,面不更色,不愧呆头鸡一头。</p>

“很好,你有此佳艺,宋亮的马槊,他也并不吃亏。”</p>

阿昌愣了半天,问:“爷,你是说……小的拿锏法跟他换马槊术?”</p>

我翻他一眼:“不然你以为他怎么能把自己的绝活教给你?老话说,教了徒弟,没了师父。你也不希望他下……去没饭吃吧?”呸,什么下岗。</p>

阿昌摇摇头:“可是……这锏法……”</p>

“这锏法怎么了?”</p>

看到他这种表情我就心里不爽,什么啊,跟视窗xp似的,有货就牛叉起来。</p>

“小的……没跟甘爷说,不敢乱传。”</p>

我一听,这很好办啊!</p>

“甘将军那边,自有我去跟他说,你就不用管了。”</p>

阿昌挠头抓耳,吭吭叽叽,满脸不乐意的样子。</p>

我心头连哼三声,忽道:“把锏给我。”</p>

阿昌不明白我的意思,愣愣把手中凹面铜锏双手递给我。</p>

我一把拽过,道:“看着。”</p>

左侧一转身,左掌横撑护住身体上盘,右手铜锏自上而下,斜斜歪剁下来。</p>

阿昌惊呼:“武王枭纣?”</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