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极界传说 > 第二百一十四章:目瞪口呆

第二百一十四章:目瞪口呆(2 / 2)

易懂事拿到计划看完,当头就给秦世民一盆冷水。对第一条易懂事就特别不满,第一条是大力发展工业,几乎华夏帝国现在有的工业,秦世民都想上马,那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啊。但华夏帝国的工业基础在哪里?有工厂化的冶炼业吗?没有冶炼业也就没有机械机床这些基础产业,华夏帝国初期的时候是易懂事亲自动手,而且还用了修真的手段,才建立起来的,现在的华夏帝国这些一样都不具备。总不能让华夏帝国派出上百万成熟的技术工人吧,现在的华夏帝国作为大地球的世界工厂生产都忙不过来,按易成定这人jīng的xìng格也是不会愿意派出人来的。当然易懂事出面易成定倒是会去做,但这种带有强迫后代子孙xìng质的事情,易懂事不会去做。还有,有橡胶种植基地吗?没有的话不提rì常生活,就普普通通的电线就是无法解决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做工厂了。</p>

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没有足够的人才?想当年易懂事在弄出笔墨纸砚、茶叶、酿酒和蚕桑养殖业这几种简单的初级产品能养活当初的大华国以后,第一件就是教书,差不多八年宝贵的光yīn全部花在这方面,才为后来的华夏帝国培养出第一批人才。而那时的华夏帝国几乎还是空壳,还是只有二十多万人的没立国的大华王国,但现在的华夏帝国有一亿多人,才一千多个只学习了三年而且还不是系统学习的半拉子人才就想把这么多人带好,简直是做梦。</p>

</p>

所以易懂事给秦世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厚待他用美女和高官厚禄勾来的那一百多个人,去开设各种各样的学校。他们都是经过华夏帝国系统教育的人才,虽然没有一个教过书,但既然是人才,把所学依样画葫芦画出来是做得到的。加上派到华夏帝国学习过的人的辅助,七八年以后,这些软条件就可以勉强可用了。那时才是实行大发展计划的时候,现在最好去找好栽橡胶的基地和寻找矿产的埋藏地才是正事。</p>

对秦世民制定的第二个方案易懂事倒是满意,那就是实行一些改革,首先是王权也就是皇帝选举制度的建立,十年以后进行第一次选举。能对自己动刀的帝王绝对会成为一代明君和伟人的。但是易懂事还是建议修改,大改革时期不要追求表面上的开明,必须得保证政权的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所以在前面的最少三十年内,别进行皇帝选举,可以先颁布法律,让大家去适应三十年再来选举。以秦世民的胸襟,到时也不会成为阻力了。而且秦世民的身体也能挺过大变革的三十年,现在才四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个世界的人平均也有八十来岁的寿命,加上秦世民也是武圣一阶了,有近两百年好活呢。</p>

对于第三个方案中的国家机构改革,军队组成的变革易懂事也没什么意见。只是华夏帝国这几百年下来,也才积累出十一个虚神,两个侍神,能跳出俗世利益的人不多,易懂事倒是主动支持了秦世民一个国家安全部部长,从大地球的次神界去挑一个神主来担任,挑选的任务就交给高风云了,他有经验,挑选后还得进行必要的培训呢。当然也可以带一部分从华夏帝国退役的原来的国家安全部的那些达到虚神以上的人来帮忙做教练。华夏帝国的官僚机构根深蒂固,要执行大变革,肯定会触碰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工作量巨大,可不像当初华夏帝国那样,官僚机构初建,国家初建,没有这些阻力,现在的工作量大得多,而且华夏帝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也由于它自身的实力没那么强大而复杂得多,对外的工作量也大得多,所以需要大量的国家安全部的人手,这一不是一般的教育或者秦世民的意愿或者努力就能搞定的。</p>

最后,易懂事在大局掌控的注意事项上给秦世民好好上了七八天的课,把太子秦长虹还有四十多个公卿也叫来一起听。华夏帝国的发展不能照搬华夏帝国的模式。首先,华夏帝国是内陆国家,唯一的港口汇贤港还是易懂事当初给它争取来的,可是由于是飞地,离华夏帝国的主体有几个国家远,现在除了做一个贸易港以外没发挥多少作用,而贸易也主要是笔墨纸砚、茶叶和丝绸,其他没发展起来。所以可以在那里大力发展生产。由于汇贤港靠海,轻度的污染,由于大海的自净能力不会有后遗症,华夏帝国以后的生产都可以往那里放,除了丝绸、茶叶这些有农业属xìng的产业外,其他生产没必要放到华夏帝国本土。当然以后生产做大了,一个地方是绝对不够的,那么可以到其他几个大陆的沿海国家去租借荒芜的土地,或者占领无人的离大陆近的岛屿,作为新的生产基地和贸易港。</p>

至于有人提到的沿海港口太远,管理起来太麻烦,时间久了连失控的可能都有,这也是现在的那个港口几乎没得到大发展的原因。易懂事提到的华夏帝国发展的第二个思路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华夏帝国可没有大量的神来挣贡献值修公路、修运河、修大桥,也不可能有华夏帝国初建时大量的战俘奴隶用来搞建设,也就没办法形成蜘蛛网般的公路和水路交通,那么它的发展就应该以发展空中运输和航海运输为主,这两样在二号地球都没有,既避开了短处又前景广阔。前期自己可以让华夏帝国的一个空军师的飞艇和一个海军师的战舰退役,改装后卖给华夏帝国使用,那样一来,华夏帝国也就有十六艘大飞艇和二十二艘大钢铁舰了,汇贤港与本土、土神大陆与其他大陆的rì常联系就能勉强建立了。</p>

不过此时秦世民却是请求老祖宗把那些东西保养后直接送来就行了,不用改装的。易懂事看了秦世民一眼,哎,每一个有抱负的帝王,都是免不了想发动战争。有了这些战舰和飞艇,加上几百年来华夏帝国的储备和潘先宇的照顾,除了那些虚神、侍神外,武神也有一百多个了,虽是不能与八大宗主国媲美,但在二流国家中也是无敌的了,加上这些坚船利炮,加上虚神以上现在无人敢介入普通人的战争,华夏帝国完全可以在海外去称霸了。易懂事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复秦世民的请求,算是默认了。</p>

事后,易懂事还是单独留秦世民下来,劝他在其它大陆也好还是土神大陆也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基地就行了,想华夏帝国那么强大,都没有进行土地扩张,就是担心在现在的通讯条件下管理不过来。</p>

至于如何把那些东西从华夏帝国送过来,以及后面的战舰等的生产,易懂事就暂时委托给高风云了。反正他将有不少的时间会来辅导华夏帝国建立国家安全部,长期在这里,天长rì久会和秦世民见面,秦世民有什么事要找易成定就可以给他讲,转告易成定。易懂事又给了高风云一颗有自己一灵魂的储魂石,这样他就能随时出入乾坤石和仙界了,不用每次都来麻烦易懂事跑腿了。易懂事还把自己的乾坤戒给了高风云,否则高风云还真没办法把那些大型战舰和飞艇什么的运来运去。这倒不是高风云现在的本事不强,现在的高风云也早有了排山倒海的能力,别一艘战舰了,就是一只舰队,他一个法术下去也就灭了,把一只舰队一手之力拿走也不是问题,但是要拿着这么庞大的东西进出仙界或者乾坤石的的进出口,打死他也做不到。</p>

但是此后,在易成定那里秦世民就没讨到多少好处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收钱的,大量的白花花的银子被易成定的对外贸易部长要去。秦世民忍,虽然亲兄弟明算账没有讨到好处,但是只要易成定愿意卖,这些东西能带来的利益哪是银子的价值能估量的。所以在此后的二十年,他购买了能装备差不多二十个海军师和十个空军师的装备,还有大量的运输用舰艇和飞艇,真的是把华夏帝国打造成了超越八大宗主国的军事强国。随后很多生产项目在军事实力的保护下上马,八个大陆八大生产和贸易基地的建立,使得华夏帝国的经济实力在三十年后赶超了八大宗主国,一百年后,八大宗主国的经济实力的总和还不到华夏帝国的一半。秦世民真的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一代明君。</p>

易懂事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华夏帝国别要想同华夏帝国那样建立那么美好的花园城市,这在秦世民的发展规划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可是实际的条件是完全不同,完全不允许这样做的。华夏帝国统一战争的时候,大量的灭国贵族被杀,没被杀的,也被剥夺了对土地的直接管理权,由国家统一管理,所有权人只能从官府领取该得到的粮租,使得官府对土地有极高的控制权。加上几次神战,原有的城市,除了神龙港和安顺外其他的地方只要是有那么一规模的,都被彻底破坏,所以不得不重建,也是因为这样,易懂事才能统一规划,千年下来,才成了花园城市。</p>

而华夏帝国没有既经历过这种毁灭xìng的战争,贵族们的土地也都有严格的控制权,试问如何把城市建筑推掉建下水道?如何建立自来水网?道路如何拓宽?在哪里修建公园?这一秦世民仔细衡量了一下,也认为老祖宗的是对的,但在十五年以后还是决定在现有的王城一百一十里外的一座山上重新修建dì dū,既然老地方没法动,那就在全新的地方动,所有的阻力不就没有了吗?秦世民之所以有这一手,那是因为后来华夏帝国在其它七个大陆租来的和抢来的土地上修建新城的时候就是模仿华夏帝国的城市规划来的,很成功。加上华夏帝国越来越有钱,促使他下决心不计成本修建新dì dū。</p>

新dì dū的修建花掉了不少时间,花掉大量的钱财,但也成就了银汉城的美名,在二号地球没有再超越的城市。银汉城修建好没多久,秦世民完成了迁都的壮举之后,交出了权力,华夏帝国开始了皇帝mín zhǔ选举制。这些种种事迹,使得他和先祖秦汉都成了二号地球的千古一帝。</p>

只是易懂事自认为在二号地球也好,华夏帝国也好,自己没得到任何好处,就得到一个华夏帝国的称号而已,有些亏。若干年后,二号地球也成了道教内门的传承地之一以后,易懂事才没有了这种想法。</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