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观马上给李长山的酒杯满上。</p>
李长山说道,三岔口乡与乔庄乡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三岔口乡是全县财政收入最多的,而乔庄乡是全县财政收入最少的。而这两个乡却是宋时义最关注的。</p>
“李叔,为什么宋书记会特别关注这两个乡?”罗观问道。</p>
“宋书记曾说过,抓两头、带中间,对这两个乡的关注正是他施政方略的一种体现。”李长山说道。</p>
罗观还真不知道宋时义说过这句话,可能是他到缘酒公司之后才提出来的,虽然缘酒公司是县属国有企业,但毕竟不是主流的官场,罗观在自觉不自觉之中,政治敏感性已经不如原来了。</p>
“宋书记的确对这两个乡比较关注,我能感觉得到。但这跟宋书记的利益有什么关系?”李超问道。</p>
“宋书记来的时间不短了吧?他也该做出一些声音,干出一些政绩了。什么最容易出政绩?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利益所在。原来,缘酒公司是宋书记最关注的地方。而现在已经出了成绩,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宋书记自然就把精力和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别的地方。”李长山说道。</p>
</p>
李超又问道:“缘酒公司能起来是罗总的功劳,更是宋书记的政绩,这个肯定是跑不掉的。但是三岔口乡、乔庄乡也不容易出成绩啊。宋书记怎么这么关注呢?”</p>
“中间是绝大多数,也是最不容易出成绩的地方。三岔口乡的财政收入不错,书记和乡长都是宋书记提起来的,自然不能出什么差错,如果三岔口乡的财政收入下滑或者发生一些别的事情,王文元和其他人肯定会做一些文章。”李长山又喝了一小口酒。</p>
李长山的分析可谓是丝丝入扣。</p>
“而宋书记关注乔庄乡这个最穷的乡,最穷的乡底子最薄,但如果搞起来的话,就具有轰动性、示范性。这个乡搞好了,肯定会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乔庄乡的书记和乡长是王文元一派的人。宋书记可能会想办法调开其中一个,锲入一颗钉子。而小罗,你就是宋时义手中的这颗钉子。”</p>
李长山的一席话让罗观茅塞顿开。孙虎为自己找来了花名册,但孙虎却不知道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哪个人倾向于宋时义,哪个人倾向于王文元。而这些,没有一定的人脉,没有官场经验的积累,是不可能知道的。</p>
“李叔,您为什么判断,如果我到乡里,最快是年底?”罗观感到李长已把他与李超差不多对待,也就直接提出了心中的疑问。</p>
“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要到9月份才结束,这个教育可以说上面最严,下面最松。你学习的时间可以少,只要会开了,笔记写了就行,但是有一条硬规定必须要遵守,那就是在学习教育活动期间,一律不准动干部。”李长山说道。</p>
罗观又一次汗颜,他把这个学习教育活动都给忘了。当然,这也说明县乡一级政府,在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连雷声都没有,更不要说雨点了。罗观可能一直在缘酒公司的原因,一直以经济效益为重,教育活动压根就没有开展。而汤全章在组织部主要搞接待,政治敏感性也不强。</p>
要想富、动干部,干部调整期间是官场最为紧张的阶段,很多人在这期间上下活动,拉关系,找门子,想方设法为自己谋个好位子。当然,使用干部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p>
如果这个时候顶风调整干部,自己的对方或者是平时得罪过的人就会抓住把柄大作文章,随便一个电话往上一捅,这顶风违纪的罪名可就坐实了。</p>
“就算是没有这个教育,上级没有这个规定,这个时候动干部也是不合适的。毕竟人家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这个时候调整人家,明摆着是向大家宣布,这个人没有干好或者是没有能力,这在官场上是犯大忌的。除非是特殊情况,一般没有人敢这样做。”</p>
“爸,我想是不是还有一种考虑。那就是宋书记要给缘酒公司一段时间,让罗总从容地安排一下。同时,罗总在公司待到年底,也算是在公司待一年多,作为公司发展的奠基人,这个名头就会更加巩固。如果现在走了,有可能罗总在公司发展史上的分量就会减轻。因此,我建议,回去之后让黄成印开始写公司大事记。”李超说道。</p>
“谢谢李大秘啊,咱俩走一个。”罗观没有想到李超会说出这样有见地的话,连忙与他碰了一杯。</p>
李超的这句话证明他没有白当县委书记的秘书,李长山也是十分高兴。同时他提醒罗观:“李超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这一层。小罗,你回去之后就安排写公司大事记,从你进入酒厂开始写起,让黄成印补上去。以后就形成一种制度,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写一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p>
盛世修志,志传盛世。罗观也想青史留名,哪怕只是在一个小小的公司。(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