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龙兴华夏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有人要倒霉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有人要倒霉了(1 / 2)

 近年来外臣罔上行私,朋比为奸者多有,相沿成习,贪墨中饱。林义哲与李鸿章之所以敢为此者,盖以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皇上冲龄践祚,大政未及亲裁,所以淆惑圣聪,其心不可问矣。臣伏请皇太后皇上赫然震怒,明降谕旨,彻查此事,将林义哲李鸿章贪墨欺罔之罪,予以重惩,并饬部臣秉公严讯,按律定拟,不得稍有轻纵。使外臣知所恐惧,以振朝廷纲纪

慈禧太后看完了奏折,两条眉头已然拧成了两个黑疙瘩。她合上了奏折,微微抬了抬手,刘诚印,把折子给皇上送过去。

刘诚印应了一声,快步上前,躬身双手接过奏折,送到了同治皇帝面前。

同治皇帝心里一激灵,赶紧放下了手中其它的折子,将这本奏折接了过来。

皇上看一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置慈禧太后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金指套,神态又恢复了平和从容。

同治皇帝仔细地将这本翰林院编修贺子桓参劾林义哲李鸿章勾结贪墨事的奏折看了一遍,想了半天,仍是没敢说出什么,而是将折子递给了老师翁同龢。

皇帝马上就要大政亲裁了,这点事情,都拿不出个主意,还要问别人么慈禧太后抬头瞥了一眼同治皇帝,说了一句。

慈禧太后的语气虽然很是平缓温和,但同治皇帝听来,还是如雷贯耳,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儿子以为,这事应当著令工部户部详查船政帐目,如确有贪墨事,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如若查无此事。则当严惩构陷之人,否则开了这个头,外臣便无人敢任事了。同治皇帝想了一想,答道。

皇帝说的好。慈禧太后赞赏地点了点头,翁师傅以为呢

翁同龢正为同治皇帝的最后一句话吃惊不已,听到慈禧太后这么一问,不由得愣在了那里,引来另外几位帝师惊讶的目光注视。

翁师傅觉得如此妥当么慈禧太后见翁同龢没有作答,又问了一句。

翁同龢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下意识的顺着皇帝的意思说道:皇上如此处置。甚是妥当,只是

没等他这个只是后面的话说出来,便被慈禧太后一句话给打断了:这事儿就按皇帝说的办吧。

儿子遵旨。同治皇帝恭声道,浑然没有注意到翁同龢那惊愕的目光。

慈禧太后又大致了翻了下剩下的折子,在发现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之后,便让刘诚印将折子全都送到了同治皇帝桌前。

我身子倦了,先去歇了。慈禧太后起身道,皇帝今儿个就辛苦些吧

儿子恭送皇额娘。同治皇帝赶忙应声行礼道。

目送着慈禧太后在刘诚印的搀扶下消失在大殿门口,翁同龢这才对同治皇帝道:皇上。方才那件事

怎么翁师傅以为不妥同治皇帝有些不满地问道。

六道十三科纠弹纲纪,风闻上奏,本是份内之事,即便稍有错失。似不宜重责翁同龢提醒同治皇帝道,若谴责过重,言官不敢言事,恐会令言路闭塞啊

那就让吏部和都察院也一块儿查若是有错。让他们定如何处置好了同治皇帝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就这么定了

是。翁同龢想想既然是都察院也参和进来了,断不会为难自己人。心下略定,便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同治皇帝随后的一句自言自语却令翁同龢又是大吃一惊。

哼他们这帮人就是瞅着林义哲不顺眼,总想找他的毛病若是查无此事,他们可就有的苦头吃了

翁同龢听出了同治皇帝话里明显带有偏向林义哲一边儿的意思,惊愣不已。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同治皇帝怎么会突然向着林义哲说起话来。

而翁同龢并不会想到,仅仅在几天之后,事态的发展便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刹后海,恭王府。

一间暖阁里,二人正在对奕。

恭亲王和文祥对坐在雕花紫檀木棋枰前,将一粒粒黑白分明的棋子点在棋盘之上,玛瑙制成的棋子不时的敲击着棋盘的表面,发出啪啪的清脆声响。

恭亲王奕忻面沉如水,专注的看着棋盘,执起一子,久久不落。

对面的文祥轻笑道:王爷,您这是

恭亲王苦笑了一声,将一枚黑色的围棋子儿放进了棋罐:没心思下棋啊他按着自己滚烫的脑门,仰头靠在椅子上面。身后的两名侍女就走了过去,轻轻的帮着按着他的额头。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