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龙兴华夏 > 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 2)

 李莲英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目圆睁,脸上的肌肉不住地抽动着,显得甚是狰狞,一旁的两个小太监一时吓得手足无措。

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李二总管表情,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可怕。

李莲英喘息了好一阵子,才感到好受了些。他调匀了呼吸,脸色也渐渐的恢复了正常。

看到李二总管又恢复了常态,两个小太监惊魂稍定。

不长眼神的东西愣着干什么还不进去通报李莲英低声喝斥道。

两名小太监齐齐应了一声,一个小太监进了院门,前去通报。过不多时,一身便装的李鸿章便急急的出现在了门口。

李总管来了,怎地还等在外头快快有请。李鸿章满面春风地上前和李莲英寒暄道,丝毫看不出来刚才和丁宝桢吵过的样子。不由得让李莲英甚是佩服李鸿章的养气功夫。

我也是刚到,呵呵,这不,听着李制台屋里象是有客,所以才在外面候了一会儿。李莲英笑道,刚才出去的,是丁抚台

正是。李鸿章点了点头,也和我一样,这是进京述职来了。这刚好碰到,就多聊了两句。

哎哟李制台,这丁抚台好大的脾气啊李莲英笑着和李鸿章开起了玩笑,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怕气大伤了身子,呵呵。

他这样儿的,喜欢找气儿生,别人如何管得。李鸿章笑了笑。

二人进了屋子,分宾主落座,仆人沏上香茗,李莲英和李鸿章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将话头转到了他最为关心的事情上来。

李制台,听说。林抚台要守制李莲英装作不经意间问道。

都是那些言官多事李鸿章故作无奈状的叹了口气,林抚台姑母去世,本是不用守制的,可偏偏就是有人和他过不去,非要他为姑母守制,罢官去职。又参劾他与姑母病重期间暗纳番女为妾,逼着他休了人家可朝廷制度,哪有为姑母守制一条啊娶番女一事,他在折子上都写得明白,一是为安抚番民。示亲好之意,二是为病中之姑母冲喜,以求其康复。他姑父沈葆桢也上折子了,说娶番女是其所命。可言官仍是不依不饶,刚刚儿您也瞧见了,这不,丁抚台大吵大闹的非要林抚台守制休妾,我只是为林抚台说了几句公道话,他竟然冲我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这叫什么事儿啊李莲英听了李鸿章的话。心脏又开始跳得厉害起来。

李总管,您可能还不知道,刚才这丁抚台,已经去吏部闹过了。刚才还在我这儿扬言,说要去总理衙门找恭王爷理论呢

听到这里,李莲英的脸微微有些发青。

要说这林抚台,也真沉得住气。他可能是觉着,身正不怕影斜,反正之前在上报番情的折子里已经把事儿都说明白了。用不着辩解,中枢自会体谅,可他年纪轻轻的,哪晓得这众口铄金的厉害李鸿章叹道,现在光是他姑父沈葆桢上了一折,替他分辩,此外再无替他说话之人了唉

说到这里,李鸿章突然话锋一转,向李莲英问道:对了,李总管,您在宫里边儿,消息灵通,可听得两宫皇太后说起过这事儿没有

问者有心,听者有意,李莲英立刻明白了李鸿章话里的意思,不过他的嘴上却是另一番说辞。

哎哟李制台,您知道,我这整天光园子的事儿就忙得焦头烂额的,两宫皇太后面前走动的也少了,还真没听人说起过这事儿李莲英道,我估么着皇太后可能还不知道这事儿,等回头我打听打听,给您个信儿。

那便有劳李总管了。李鸿章道。

李制台,这回我还得麻烦您,给船政那边儿过个话儿。李莲英说着,将一封信从袖口取出,交到了李鸿章手中,采木头的事儿,还得要他们多费费心。他们那里要是有什么难处,您也给我过个话儿,我自当全力以赴。

说什么麻烦,李总管交待的事儿,我定当办好。李鸿章一口答应,接过信来小心地收好。二人相视一笑,各自从对方的眼神当中读懂了太多太多的信息。

又说了几句,李莲英便向李鸿章告辞。回到了宫里,他先到自己的房中歇息了一会儿,想了许久,然后便起身,带上林义哲送给他的金丝楠木样,直奔慈禧居住的长春宫而去。

这边,怒气冲冲的丁宝桢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想起李鸿章的那些讥讽之言,以及在吏部大闹时宝鋆给他碰的钉子,越想越气,胸膛似要炸开一般。而就在这时,随从送来了当日的邸报。丁宝桢接过邸报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上面竟然有左宗棠参劾沈葆桢教子无方的折子时,一时间大感兴奋,立刻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丁宝桢看完了折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赞道:果然是左公才有的大手笔不击则已,一击必中待我再来加上一把火

丁宝桢又将左宗棠的弹章反复看了几遍,然后便喊过书僮笔墨伺候,开始拟起奏稿来。

丞相胡同,李鸿藻府第。

此时在李府客厅之中,宝廷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吴大澄等一干李鸿藻的门人弟子全都济济一堂。

恩师可知,左公今日上折子参劾沈葆桢了。宝廷道。

邸报我已看了。李鸿藻点了点头。

此事因林义哲而起,左公未参林义哲不守制,而参沈葆桢教子无方,不知所为者吴大澄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正是他左季高的高明之处。李鸿藻不动声色的道,沈葆桢本为左季高所举荐,自沈葆桢主持船政之后,因林义哲之主张与左季高相异,沈葆桢又从林义哲之言,是以沈左嫌隙日深。左季高一直欲重夺船政山河,却无可入手,此次言官参劾林义哲,便是受其主使,盖弹章一上,沈葆桢爱护林义哲心切,必然上折子为之辩护,左季高便可趁时参劾之。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便是此了。

原来如此几个门生听了李鸿藻的分析。全都连连点头。

恩师,那为何不许我等参劾林义哲呢宝廷问道。

以娶妾守制为题目,太过下作左季高不以此参劾林义哲,亦是为此李鸿藻想起连日参劾林义哲的言官弹章,脸色阴沉了下来,平心而论,林义哲所为,并无不当之处,以此构陷罪名。有损阴德逼人守制休妻,非正士君子所为尔等切不可学王士俣之辈,以此作文章现在不可,日后亦不可

学生谨遵恩师教诲宝廷等人急忙齐声应道。

若是有人敢不遵师命。背着我上弹章,我定将其逐出师门到时休怪为师不讲情面李鸿藻说到这句时,已然是声色俱厉。

宝廷听到李鸿藻之言,禁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刚才他一再提及左宗棠上折子参劾林义哲。是因为他也很想借机上折子参劾林义哲,以报上次因为参劾林义哲不成反而挨了五十大板之仇。

那一次的经历,是宝廷刻骨铭心的奇耻大辱。

但现在。恩师李鸿藻却不知何故,竟然严令所有的门人子弟禁止就此事上折子参劾林义哲,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又议论了一会儿,宝廷等人陆续告辞。张佩纶最后出来时,李鸿藻突然叫住了他。

幼樵,你留一下。

张佩纶领命,李鸿藻示意他在椅子上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张佩纶抬头看着老师,等着他示下,但过了好一会儿,李鸿藻却仍是端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而是渐渐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张佩纶没有说话,而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李鸿藻方才回过神来。

幼樵,你这阵子,还和陶士有来往没有李鸿藻问道。

张佩纶没有想到李鸿藻突然问起洪钧的情况来,他先是微微一愣,马上回答道:只见过几次面,未做深谈。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