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龙兴华夏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相见恨晚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相见恨晚(1 / 2)

 天色已近傍晚,正是华灯初上之际,但在恭亲王府里,这个时候却是一片宁静的气氛。

在林义哲曾经拜访过的那个后花园暖阁之中,恭亲王奕忻,军机大臣文祥正静心对坐,等着喝茶。

玻璃阁子里面,茶香浮动,红泥火炉上面儿,青蓝色的火苗无声的闪动。两名侍女一个摆着茶具。一个扇着火炉。荣寿公主正在专心看着火色,她面相极老,容貌根本无法和身边端庄秀美的那两个侍女相比,但却自有一种皇家贵胄的优雅气度。

咕嘟咕嘟的翻花冒泡的声音响起,荣寿公主看看茶色。亲手将褐釉的瓷茶壶提起,凝神静气的在恭亲王和文祥面前将茶盏一点。碧绿的茶水缓缓而下,在黑色釉的木叶茶盏边激起白色碎末,一圈圈的漾了开来。伴随着汤花的翻腾,盏底的那片树叶微微的晃动着,仿佛正从天上飘落,一望之下,雅趣天成,奥妙无穷。

此时如果有后世人旁观,见到堂堂亲王和军机大臣,饮茶用的茶盏竟然是黑不溜秋的黑釉瓷碗,而非他们想象的金碗银碗和玉碗之类,装茶的壶也是好象茶叶末颜色一般的单色釉瓷壶,很可能会心生讥嘲之意。

但他们可能不会知道,事实上,这两种他们瞧不上的瓷器,在这个时代,便是价值不菲的珍宝,而放在后世,更是属于国宝级的东西

黑釉瓷是宋代陶瓷的精品之一,这种被日本称之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是宋代斗茶之风盛行的产物。其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在这众多的吉州窑天目品种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就是木叶天目了。木叶天目是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脉络后沾釉贴在器物上烧制而成,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或二叶重叠的。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尽管没有玳瑁油滴天目那美丽的结晶,虎皮鹧鸪天目斑斓的色彩,以及兔毫天目丝丝垂流的窑变效果,但木叶那朴实无华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在闪烁着深邃黑浑之中,木叶的丝丝茎脉 是那样的清晰生动,透过茎脉的空隙。在盏壁漆黑的釉色中,米黄色的叶子像是舞动着的生命的灵性。如今,吉州窑木叶盏已成为吉州窑天目中的极品,亦是无数古陶瓷藏家梦寐以求的器物。一般的藏家,即便是得到一品完整木叶的残件,也是十分地喜爱,如获至宝了。

恭亲王看着黑釉茶盏,感叹道:果然好茶需得好盏来盛,放能显出这茶趣的妙处来。

文祥看着茶盏。点头道:我看这木叶天目盏,并不比兔毫盏差,甚至更得其妙,不知为何未见于茶籍。

一般认为。一件古瓷之所以珍贵,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稀少,二是当时就很名贵。如明代成化斗彩杯。当时就是皇帝喜好之物而价值不菲,且有文献记载。而今令人称羡推崇不已的木叶盏,似乎并不在此例。在斗茶盛行的宋代。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吉州窑建窑天目瓷中,备受皇帝和文人墨客瞩目推崇的茶盏,并不是工艺简单的木叶盏,而是那些适宜斗茶的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器物。历史遗留下的许多对这些茶盏的赞誉诗篇文献,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方兴胜览也有记载: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 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苏轼的送南屏谦师句: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清异录中亦载有花纹鹧鸪斑,试茶家珍之。从这些赞誉诗文中,可见当时对与木叶天目同时代的兔毫鹧鸪斑等作品的珍视程度,而翻遍有关文献,均不见有对木叶盏的一文半字记载。

奇珍还需慧眼来识。有眼无珠之人,是断然识不出它的奇妙之处的。恭亲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