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官员推荐的明含章,但有些人不知道明含章的底细,大家都纷纷看着他,让他解释明含章的出身,籍贯。
官员解释道:
“可能有些人知道,而有些人却不知道,明含章的来历也是出自明氏皇族的一个支系,他是太祖皇帝的一个儿子、在战争年代立下卓越功勋的明昌文的嫡系后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间发生了所谓的‘反叛和谋杀’的事件,导致明昌文继承皇位的资格被取消,剥夺带兵权利。”
严世海大惊失色,然而刚才皇帝已经批评了他,他不敢再非常正直的问不合时宜的话了,虽然这样问会更容易得到问题的实质,但他收敛了,可是问话依然还是直来直去:
“请林聪枢密使,能够给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当时的事件,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最后时刻是何种结局,导致了什么样的悲惨命运?”
林聪枢密使看了皇帝一眼,目光中询问的意思非常明显。
明智诚非常干脆的回应道:
“本来过去的事情,已经逐渐解密,这也是需要下一步解密的目标之一,以后大家能够看到的,既然现在有大臣等不及了,林聪枢密使,你就直接说出来好了。”
不得不说明智诚今天的变化非常大,和以前的过了今天不管明天的做派大相径庭,让大家很是感慨。
也让林聪感到惊诧,心说皇家的私事就这样被暴露出来,合适吗?
他还在犹疑的时候,严世海催促了起来:
“怎么,林聪枢密使,陛下已经同意你说出来了,你还有什么迟疑的,这可不像你的为人。”
如此一来,林聪枢密使只得说起了过去的历史事件:
“当时这个事件被定性为‘八月事件’。由于当时两个大营在文明皇帝太祖两侧南北对持,已经到了即将结束战斗的时间点,南北将要汇拢,经此一战全国各地大局已定,可以马放南山高枕无忧了。
“但是到了夜里子时,从北大营冲出一彪人马杀向南大营,有人慌慌张张跑回南大营向主帅仁宗(明厉文)报告,从北大营窜出一彪人马,向南大营攻来。
“而与此同时,虞定邦的长子虞怀乡去向太祖告密,他说明昌文看着义军即将大功告成,要夺胜利果实了,所以他们紧急出动军队要灭杀仁宗,已经围杀了过去。
“太祖一听就非常震怒,让一令官飞驰出营门把明昌文叫到营中一通臭骂,并褫夺兵权,罢黜一切军务。”
严世海听到这里,感觉到更奇怪了,怎么不让明昌文辩解一句话呢,自始至终明昌文没有一句辩解,这是为何?想到这里,他字句铿锵的追问道:
“那明昌文怎么说,怎么不见他说一句话呢?这中间肯定有什么缘由,他如果说出来应该能揭发出来一个大的历史案件,我敢以性命保证!”
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是臣子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皇帝及时拦住了林聪的话,自己开口解说道:
“这本身成了一场公案,涉及国家大事,我也是最近才得到确切消息,太祖留下了当年的事情经过,以及自己的反思,告诫后人遇上大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不要把事变表面看着很平常的事情,简单的按到一个人身上,一是对当事者无益,二是给自己造成污迹,洗脱不干净,污迹对皇帝来说,尤其影响深重。”
严世海继续紧紧追着不放,他要下定决心把这段历史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于是问道:
“陛下,后来到底是怎么样了,请给臣一个明示。”
明智诚也是无奈,深吸一口气,缓缓吐了出来,他幽幽道:
“据虞怀乡交代,他在北大营中,看见一队军兵持着武器气势汹汹杀向南大营,向仁宗奔去,意图谋杀仁宗皇帝。而虞怀乡见此情况,赶紧隐身在一个马槽后面躲过一劫。
“明昌文辩解说得到虞定邦的报告说,仁宗要杀他,他要先下手为强。太祖问虞定邦可有这回事?虞定邦就不承认和明昌文见过面,刚一进南大营就发现事情不对,急忙向仁宗报告了。
“太祖在事后反复思虑事情的经过,认为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留下了自己的判断:一,事情可能和虞定邦父子有关,因为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事情的经过;二,可能真是明昌文作孽,要杀仁宗,而太祖不想杀子,放过了明昌文一条性命;三,也可能真的和仁宗有关。
“只是后来军务繁忙,这一仗过后,文明帝国草创,各方事件不断涌现,所以不到两年太祖积劳成疾,终于驾崩了。”
皇帝明智诚说完话后,众大臣一阵沉默,心里就像翻开了浪花一样,翻天覆地掀起惊涛骇浪。
南宫长云看到大家都不吱声,这也不是个事,站出来道:
“诸位同僚,不知道大家对明含章是什么态度,对他的家事是什么态度?说来听听。”
严世海直言道:
“要我看,这件事如果没有查出来的话,可能历史上又将出现一场‘玄武门之变’,皇帝的子嗣强弱相当,各有军队,也有可能导致刚见雏形的帝国分崩离析,这也说不定,要说仁宗是次子,……他的功劳也不小,由其荣登帝位可说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