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江湖掌门人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 / 2)

明建文四年六月,进行了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战争以“反王”朱棣战胜“合法”皇帝朱允炆而告终。

由此追溯到汉景帝三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反叛,其战争规模都远胜朱棣的“靖难之役”,但那场叛乱却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被镇压了下去。

同是因为“削藩”而起的叛乱,为何会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纵观“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开国皇帝分封诸侯王留下了反叛的祸根,而叛乱都发生在他们孙子辈当皇帝的时候,且叛乱的导火索都是皇帝实行“削藩”政策导致最强大的藩王举兵造反,连造反打的旗号都非常相似,都是要诛杀朝廷内的奸臣,恢复祖宗之法。

从规模上看,“七国之乱”要甚于“靖难之役”,但偏偏规模大的被迅速镇压,而规模小的却在作战四年之后,夺权成功。

常威朗声道:“七国之乱和靖难的责任都在前代君主身上!”削藩就是挖根子,就要弄的名正言顺!要是连话都不敢说,还谈什么削藩?谈什么镇压叛乱?

这句话不但将夺权的朱棣,连封王的朱元璋都编排上了,不过,没办法谁让老朱是始作俑者,封的最多呢?

汉景帝的江山是从其父汉文帝手中接的,文帝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在他治下,汉朝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刑罚大大减轻,甚至一年的犯罪案件只有几十起,几乎到了废除刑罚的地步。

建文帝的江山是从祖父朱元璋的手里得来的,跟汉文帝截然相反,朱元璋的血腥、残忍是历史中出了名的,他深知自己孙子是个柔弱的人,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又都是骄兵悍将,为了能将政权顺利的交给孙子,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对功臣宿将进行残酷屠杀,除了死的早的徐达、常遇春,直把开国功臣几乎杀的一个不剩。

可老朱只看见勋贵们对建文帝的威胁,却看不见藩王儿子们对自己孙子的威胁,分封诸侯王这一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汉就证明是不对的,可老朱偏偏在一千多年后又玩这一套,且赋予诸侯王更大的权力,并给了他们独立调动所属军队的权力。

这简直是在玩火!

政治就是平衡,当勋贵被消灭之后,藩王势力就无法牵制了,而皇权是独一无二、唯我独尊、不可冒犯的!皇帝是不可能允许,除自己之外还有不受约束的权力存在!

这就导致朱允炆一定会削藩,而藩王一定会反抗!

说完第一条,常威又开始鄙视朱允炆,“汉景帝是千古名君,而建文差的太远!”

汉景帝与建文帝实行的政策有相似处,他们都是以宽松著称,都鼓励发展经济,少施刑罚,看上去两人都是比较仁慈的君主。

实际上两人能力强弱是一目了然的,汉景帝虽然秉承了其父仁和的治理原则,但绝不是一个仁厚之人,他不苟言笑,城府深,心机重,心狠手辣,做事果决,干脆!

这种性格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但一个合格的皇帝却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

反观建文帝,仁厚、柔弱,在一个普通读书人,富家公子身上出现这些素质,会被人称为君子,但在皇帝身上,却是致命的缺点!

尤其是那个迂腐的‘只可活捉燕王,不可使朕背负杀叔恶名’的命令,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这种素质在面对凶险,需要决断的时候,想不出或判断不出该如何做正确的事。

常威又道:“当然,即便两位削藩的皇帝本身素质不同,但这一点可以在用人和战略上做出弥补!”

汉景帝削藩,第一刀就宰向最强的诸侯王刘濞,逼的刘濞仓促间起兵反叛,七国叛军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使周亚夫得以率先击破其他叛军,最后打败刘濞。

而建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敢动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削其他几个较弱的藩王,最后再对付燕王,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

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燕王最后的下场,雄才大略的朱棣,怎会坐以待毙?先是麻痹建文,暗地里准备,待到一切就绪,诱杀官员,举兵造反。

“削藩”这种政策就是一种政治大冒险,要收拾就要收拾最厉害的燕王朱棣,但建文帝却反着来,最终吞下失败的苦果。

叛乱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派谁平叛就是成败的关键!

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留下了大将周亚夫,而且在他的朝堂之上还有窦婴等一批优秀的人才可以使用,所以,尽管七国联军有数十万之众,但在这些英才指挥之下,叛乱还没形成气象就被镇压下去了。

但建文就没那么好的运气,朱元璋把能征惯战的大将诛杀殆尽,建文找不到什么将才不说,还任用了齐泰、黄子澄这帮纸上谈兵的家伙。

虽然建文派出无数大军一次次的征剿,但都因将领指挥无方,次次被燕王朱棣打败,最终全面战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完两位削藩的皇帝,在说他们的对手,吴王刘濞和燕王!”

汉朝七国之乱的首领刘濞,实力要强于后来的燕王朱棣,但才能完全无法与朱棣相提并论。

朱棣早年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授封燕王,开府北平,镇守大明朝北疆。在北方军队将领中,无论年龄、地位、威望都是最高的。

而刘濞是刘邦兄长的儿子,刘濞的手下给他出过分兵绕道出其不意直捣汉都长安的妙计,但刘濞没有采纳;而同样的情况,朱棣却在战争胶着之时,亲率轻兵绕过雄城,强渡长江,直捣南京,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完美的斩首战术,夺得天下。

“正是有此四点不同,汉景帝削藩成功;而成祖靖难成功!”

说完这些,常威放声高叫:“为此次削藩,朝廷准备了一支铁血精锐,火器、饷银、粮草、人员齐备!就等着有人不服,跳出来给我祭旗!正月在河南,千余不着铠甲的锦衣缇骑,就吓的福逆服毒自尽、唐逆束手就擒!”

最后,常威喝道:“现在朝廷有了万全准备,我自己也赌上了身家性命!我不知道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在害怕什么?你们知道吗?”

监生们立即回道:“写信!遍告南京和一十三省学子,让他们到官署前去,要他们问个明白!”

黄宗羲跳将起来,挥着拳头道:“杨升庵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执言就在今日!常大人昨日对我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乃肺腑之言,泣血之言!现在,咱们就到顺天府去,先让府尹杨祚昌出来,让他把话说明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说得好!”

“走!咱们去顺天府!”

一群人也不顾什么皇帝在了,转身就跑了出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皇帝看着眼前的局势,道:“无畏,你倒会煽动人心嘛。”

常威笑道:“没办法,他们是官场上的老狐狸,要对付老狐狸就得这些和我一样的愣头青!”

最新小说: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