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善长、刘伯温几人怪异的目光中,周止若三女对着宋玄行礼后便纷纷告退。待几人离开,宋廉这个分管礼教科举等事务的老头子便直接开喷了。“陛下若是有需求大可去后宫关上门爱干嘛干嘛,但这御书房,乃是处理国事之地,神圣无比!岂可在这等地方白日宣淫?”宋玄干笑了一声,道:“之前太上皇到访有事要谈,朕便将皇后贵妃等人喊来与太上皇见礼,并非爱卿等人所想那般。”御书房这地方,是处理国事接见朝臣的皇家重地,把后宫嫔妃喊到此地确实有些不合适,也难怪宋廉这个老头子看不过眼。宋廉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但被刘伯温拦住,打了个圆场,“便是普通人家新妇过门,第二天也是要给公婆敬茶的。这个,臣等可以理解,可以理解!”说着,他又碰了碰李善长,李善长好似如梦初醒般将一份折子呈上。“陛下,臣等散朝后一起协商完善了一番科举各项事宜,还请陛下过目。”宋玄接过折子看了一眼,道:“效率很高嘛。”快速浏览了一遍,和他记忆中明朝的科举制度差不多。首先是县试,府试,过了就是童生,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考过之后便可称之为秀才。秀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就是省级考试,考核通过可称之为举人,举人这个层次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乡试之后是在京城举行的会试,来自全国各省的举人一同参加,上榜者便是贡士。最后,贡士将会在皇宫中参加最后一场的殿试,殿试结束考生可得到进士的尊贵荣誉。殿试不是以淘汰人为目标,而是为了排出名次,选出一甲进士,二甲进士,以及三甲进士。“陛下觉得如何?”眼见宋玄将折子看完,李善长有些紧张的问道。科举作为为国选材的根本制度,历来都是大事,尤其是此次他作为武朝第一次科举的第一主事之人,也是慎之又慎。宋玄稍一沉吟道:“武朝初立,需要的官员数量极大,你们折子上的录取数量,需要做些修改。”宋玄指了指折子道:“比如乡试,朕看你们给的建议时前三十名方才可以得到举人的称号,这个数字太少了!扩充到八十人或者是一百人!后续随着我武朝疆域的不断扩充,举人的数量也要不断增加。”“陛下圣明!”李善长自然不会有意见,连忙点头应是。“还有会试,按照你们的意思,全国只取前一百名成为贡生,这个数字也要提升,扩充到两百人。”贡生之后是殿试,只要参加殿试,这些贡生都可以成为进士,只是名次不同罢了。也就是说三年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科举,走到最后也只能选拔出两百名进士,而只有成了进士,才算是真正踏入了官场,起步那就是七品县太爷级别。七品县令,听起了好像品级不大,但实则权力极高。这一点,可以参照后世的县长大人,就可以理解这个年代的七品县令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单论权柄来说,这个年代的县令比之后世还要更有权力一些。元朝对于科举对于读书人很不重视,宋玄则是恰恰相反,在这方面很是看重。科举是大事,教育更是帝国的百年根基,宋玄很是重视,对于科举之事和李善长三人聊了很久。甚至专门下达了一些惠及读书人的旨意。比如,秀才见官不跪,童生可每月按时在当地府衙内领取米面等生活物资。对于皇帝陛下如此重视读书人,刘伯温、宋廉等人也是很高兴,君臣相谈甚欢其乐融融。直至最后,宋玄说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只问你们一句,若是各省间的举人秋闱同时入京赶考,哪些省份中的进士的数量会多一些?”《控卫在此》李善长一愣,但也不敢隐瞒,道:“回陛下,若无意外,武朝第一次科举,进士估计大都会出自江浙两省。”眼见刘伯温和宋廉二人面色一变,他忙道:“不是微臣有意偏颇什么,主要是因为当初陛下以江浙两省为根基,二省无论是安稳还是百姓富足方面,都远非其他各省所能比的。而想来陛下应该也能明白,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对于读书人究竟有多重要。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随时都可能面临生死之危的省份,若是举人同时入京科举,又怎能考得过江浙两省?尤其是北方数省,自南宋以后常年被异族所统治,大部分时间更是处在战乱中,说实话,有才学的读书人比之江南数省,那差了简直不是一星半点。”宋廉若有所思,刘伯温接过话题,道:“陛下是担心第一次科举,北方学子在会试中入选太少?”宋玄呵呵一笑,“朕不是担心北方学子考上的数量少,朕是担心一个都没有!”“北地什么样,你们从金陵入京一路赶来应该也清楚,异族统治太久了,不少老百姓甚至连汉话都不会说了,更遑论去读书识字?”宋廉皱眉,“所以陛下是打算把一部分进士的名额分给北方省份的学子?”宋玄颔首,“对!”“臣反对!”宋廉认真道:“科举是帝国根基,是神圣无比之事,任何上榜之人都应该是凭才学获得!就因为他们穷,他们苦,就得把进士名额让给他们?这不公平!”这老头一根筋,在他眼中,科举乃是神圣无比的,一切都应该以才学以考试结果为依据,而不应该是政治妥协,地域保护!宋玄没有责备他,他知道这倔老头一时间接受不了。别说宋廉接受不了,就算是宋玄穿越前,也曾接受不了,为此而愤愤不平平。凭什么你们京爷沪爷占据了全国近乎过半的教育资源,而我们人口大省的学子就得辛辛苦苦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哪怕冲了出来还得被你们嘲讽为小镇做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