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 第二十五章偷袭江夏

第二十五章偷袭江夏(1 / 2)

 第二天果然见水了,不过蒋义渠的眉头皱的更厉害,差点把两个人才掐死。“怎么是黑水?这是什么玩意,味道有点像——桐油。”

两位资深盗墓贼,一不小心,挖出了一口油井。

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天夜里发生了规模不小的井喷,方圆几十顷土地都被黑糊糊的腥臭的桐油淹没,第二天被太阳一晒,表皮都凝固在一块,硬邦邦的。用剑尖戳开,下面还是粘糊糊的黑油。【新野,河南油田所在地】

弄巧成拙。本来想要立功,这下闯了大祸,失去土地的居民,觉得生路断绝,坐在田间地头嚎哭。

蒋义渠觉得邪门,恐怕不是好兆头,立即飞鸽传书报告了这件事。

徐庶也觉得很邪门,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莫非是连年征战,杀戮太重,上天示警。臣的意思,大王不如去东郊祭祀天地。然后让陛下下诏大赦天下。。”

连三国中最有见识的人物也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无稽之谈。要是在前生,发现了一个油田,老子可就要上福布斯首富排行榜了,这是好事呀。

“好兆头,好兆头,元直,这桐油可是征战的法宝,他的好处可是太多了,这不是霉运,这是好兆头。你不信,我告诉你,有了这些桐油,东吴就死定了。等着瞧。告诉蒋义渠,升任荆州都督,赏黄金五百两。这个是大功劳。给那两个盗墓贼封列侯。”

徐庶心说,你是有钱没处花,还是失心疯了,淹没了几十顷良田,还立了功劳。徐庶道:“这似乎赏罚不明,蒋义渠虽是晋王爱将,也不能如此偏袒,他是有罪的。”

“元直,蒋义渠的功劳日后自会显现,你放心,我不会偏袒他的。告诉他,让他领着那两个盗墓的,换个地方挖井,一定要挖出水来。。”

徐庶欲言又止,意思写在脸上,认为根本是胡闹。可是我态度坚决,他也不再说了,下去飞鸽传书了。

蒋义渠一直在等着处分呢。

两个盗墓贼更是吓得要死,哆嗦的像待宰的耕牛。没想到命令下来,不但不罚反而奖赏。蒋义渠自己都傻了,不明白晋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过了两天,命令又下来了,命他派兵两千,制造木桶,日夜不停的开采桐油,装满木桶运到江陵。消息一定要严格封锁。运送的大车上盖上厚厚的稻草。有人问起来,就说是军粮。

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蒋义渠还是严格而及时的执行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开始开采桐油。

在两个盗墓贼侯爷的帮助下,终于又有五十多口井,打出了清澈、冰牙的泉水。南阳郡近八成干枯的土地得到了灌溉,顺利的种上了秋庄稼。。那些没有种上粮食的,从淮南运粮接济,还好干旱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可以解决。

开采桐油从五月中一直进行到九月底。眼看深秋已过,树叶纷纷飘坠,青绿的树干成了光秃秃的鬼爪直刺苍穹。井沿上结了厚厚的一层白茬冻霜,桐油也开始凝固了,士兵才停止下来,用巨大的木板封闭了井口。据蒋义渠统计,油井日产油一百桶,四个月共计开采一万三千桶。厚厚的油脂差不多能够覆盖整个襄阳城了。蒋义渠最最纳闷的是,这桐油怎么没完没了呢,无论怎么开采,总是会咕嘟咕嘟的冒出来。

蒋义渠把这么多桐油运到江陵,引起了孙权和刘备的警觉。两人心里都在想,袁兵哪来的这么多军粮,莫非把全国的粮食都运来了,准备对东吴用兵。

诸葛亮笑了笑道:“此必是袁熙的疑兵之计,为的就是恐吓孙权,让他老实一点,最好乖乖投降。。”这次猜错了。

在汉阳也住了一段时日了,刘备这几天正催促诸葛亮发兵东吴。嬉皮笑脸的问道:“军师,咱要是再不动手,可就没机会了。”

诸葛亮微笑道:“主公勿忧,我估计过些日子,东吴大军就要撤离。二十几万人马长期在江边驻扎,粮食转运困难,民间疾苦。东至将近,气温骤降,江风凛冽,将士们不胜其苦,袁军已经撤退,孙权定会把大批兵马撤回防地,轮流驻守的。”

刘备连连点头:“有理,有理。与我不谋而合。”诸葛亮暗地里撇嘴,和你不谋合吗?

刘备道:“只要江夏兵马撤走,我军便乘势占领夏口、樊口,而后出兵东吴,必得江东六郡也。”诸葛亮道:“孙权愚蠢,中了袁熙的合纵之计。亮料袁兵不日就会南下。。若主公不取东吴,迟早也让袁熙取了。”

刘备愤怒道:“袁熙狗贼就是不知足,听说他最近又平定了辽东,我要是有这么大的地盘早就安分了,谁像他一样贪得无厌。”

诸葛亮道:“东吴怎么还没动静——”

“报,主公军师,江面之上忽然几百只大船扬起风帆,东吴驻江夏大将吕蒙帅大军撤回京口去了。”

诸葛亮喜上眉梢:“再探。”

探子去了一会儿又回来:“的确是吕蒙撤走,只留下韩当、周泰守竟陵,陈武、潘璋守江夏。总兵力在三万之间。” 诸葛亮恩了一声,宽袍大袖一挥,探子退了出去。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