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可不符合重世研究院的模式。在这里,没有墨守成规,只要别人有道理的新想法,就要参考,然后论证,而不是狡辩。
赵翰远瞥了那人一眼,淡淡地说,“其实,甲烷液氧方案也是我们最先考虑的选项之一。只是在内部论证的时候,觉得可以更快推出新型发动机。”
龙建华缓缓地说,“对于煤油液氧发动机,不知道你们考虑过不利因素没有。煤油里含硫,会增加积碳。米国的技术标准为什么限制燃烧室压力,我想很大原因在于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所以,我们考虑这款发动机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是否成熟,还要考虑今后的长久。如果能让煤油中没有硫,这个可以考虑;如果做不到如何应对硫,煤油方案永远不能采纳。”
这句话,等于把煤油方案否决。
他是荣誉院长,更是出资人,他的话相对其余人而言,具有绝对的分量。
况且,他讲的,有的是在场的人尚未了解到的内幕。
赵翰远点头,“行。我们把煤油方案摒弃,转而用其余燃料,这次考虑甲烷,今后还继续研究偏二甲肼、液态氢等。”
这个问题定下来后,接着进行其它问题的探讨……
会后,赵翰远找到龙建华,不好意思地说,“龙总,我是有些急于求成了。本来,我们也发现了米国那个标准的问题,但为了尽快出成果,并没在这方面进行深究。”
“高达承之所以辩解,也是为了尽快出成果。其实,他原本是甲烷方案的提出者,也被别的团队成员说服了。”
龙建华不置可否,“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占住一定高地,然后继续往高处迈。我们以前是这么走过来的,现在还在坚持,今后还要这样走。”
赵翰远有些不好意思,“说起来,主要责任在我,有些急功近利了。”
然后自嘲,“看到别的研究所一个接一个的新成果出现,我沉不住气了。当院长的时候,没有这种心态;结果一沉入实际工作,就出现了这样的攀比之心。”
“看来,要想干出一点成绩,首先还得把心态调整过来。”
龙建华笑问,“铣槽加钎焊外壁这个方案,是你们想出来的?”
他摇摇头,“这是苏联的技术,已经经实践检验成功了的。技术还没完全流出来,只是因为我们团队有苏联来的人才,所以我们才知道。那些设计,都是经过我们院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计算出来的,燃烧室内壁的导热率大幅提高。”
龙建华点点头,“看来,我们大量招聘苏联科研人员是对的。”
赵翰远哈哈一笑,“我们那一步,走的实在太正确了。很多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接着一叹,“现在看来,还是我没能固守秉心,没能乘势而上,只想快速见到所谓的成果。”
龙建华笑道,“现在能想到,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