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翔 > 一新朝气像

一新朝气像(2 / 2)

去年逃到交趾的高建铭率军杀回大理,杀死大理国君段兴智,四月大理遗臣在刘仁先的率领下,投奔到大宋,希望大宋能够才发救兵,征讨高建铭。但那时大宋尚自顾不暇,那里有空去管大理的闲事。刘仁先等大理遗臣只好在大宋暂时住下。后来刘仁先也加入宋军,跟随杨炎四外征战,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大宋安定之后,因功受封为桂阳军承宣使。

而且杨炎、赵倩如都知道刘仁先和大理公主段燕珠本是一对爱侣,只是当初大理为了救大宋援助,将段燕珠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赵惇为妃,两人被硬生生拆散。只到赵惇死后,杨炎和赵倩如才打算设法让两人重合。告赵忱之后,赵忱也深表同情,同意了他们的做法。

大宋安定之后,立刻就要办理两位先君的丧事,赵昚己被追谥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然后又追谥赵惇为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在赵惇下葬之前,段燕珠假装服毒自尽,与赵惇合葬。其实暗中被救出,放出宫去,改换名姓,与刘仁先团聚。

然而在是否出兵帮助大理复国这一点上,大部分朝臣都认为目前大宋刚刚恢复,国力不足,而大理离建康府有万里之遥,钱粮供应,路途遥远,而高建铭背后还有交趾支持,这时并不宜出兵。有些大臣甚至认为,大理亡不亡国,与大宋本无关系,跟本就不该去管。少部份有远见的大臣,如陈俊卿、韩彦直、刘珙等人虽然认为大理是大宋的藩属,大宋有相救的义务,但至少也该等一两年之后,大宋的国力有所恢复,再出兵也不迟。

但只有杨炎一人坚持认为,大宋应该马上出兵,援助大理。原因在于,大理虽小,但却是位于支趾与吐蕃之间,在大宋西南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因为交趾与吐蕃素来对大宋的西南领土怀有野心,虎视眈眈,只是被大理分割开,无法形成有效的连盟。一但任大理被高建铭占领,就等于是将支趾与吐蕃接壤,很有可能形成支趾、大理、吐蕃的三国联盟,甚至是还可以加上西夏的四国联盟,那样一来大宋的西疆将永无宁日。

而高建铭虽然占居大理,但毕竟立足未稳,而且手下人马不多,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并不足为惧。大宋还有帮助大理复国的大义名份,又有刘仁先为向导,而且打退金军之后,宋军士气正盛,出川的人马,大部份也要回川驻守。因此杨炎认为,只用从回川的军队中,选拔出四五万精锐人马,可以在三五个月之內平定高建铭,恢复大理。

大宋虽然刚刚复国,但目前有广东沿海的市泊司关税收入支持,钱财暂时到并不缺乏,而且大理靠近四川,粮草供应也可以甴四川供给,也能减少路途消耗。同时现在出兵,正好可从避开炎夏,天时上也有利于大宋。

交趾这一次只是暗助高建铭,并没有直接出兵,可见是因为上一战交趾败得大惨,对大宋尚有恐惧,因此不敢名目张胆出兵大理,如果大宋出兵,交趾未必敢援救高建铭。因此大宋这时应该立刻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败高建铭,以震慑交趾、吐蕃两国。

相反如果等到一二年之后,高建铭必会在大理站稳脚跟,而且也很有可能与交趾、吐蕃结成连盟,那时再出兵,可就来不及了。虽然现在大宋百废侍兴,但这样规模的用兵,还是支持得住的。因此那怕现在咬一咬牙,坚持再打一战,虽然苦于一时,却可以保证西南边境十数年的平安,也是值得的。

因为杨炎是第一次援助大理的主将,也曾与交趾人马交过战,因此众臣对他的意见都不敢轻视。听了杨炎的分晰之后,韩彦直和刘珙两位懂军事的正副枢密使,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赞同杨炎的决定。陈俊卿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也赞同了出兵。因此赵忱也立刻下旨,出兵帮助大理复国。

在出兵的主将人选,杨炎本来决定还是由自已亲自领军,去帮大理复国。但现在大宋刚刚安定,赵忱毕竟还年轻,也需要杨炎在身边才能安心。而杨沂中也认为,杨炎在复宋之战中,立下的战功太大,短期內还是留在建康府为好,不宜再领军出战。

同时杨炎还要和赵月如完婚,两人的婚事早己定下,只是因为金军入侵一拖再抢,如今赵月如以经年过二十四岁,在大宋来说,早己过了女子该成婚的年纪,实在不能再拖了。因此只能做罢。最后经过杨炎推荐,由毕再遇为主将,在溧水一战中受重伤伤愈的曹勋为副将,出兵大理。

这一次大战,川军一共调集了十二万大军,除去战死和留在江淮驻守的之外,返川的士兵共有约七万人,从中精选出四万五千人马,毕再遇原来的部将,刘仁先、章循、谢东明等人都随军出战。杨炎又将刘复武带领两千俱甲骑军随毕再遇出战,同时又拔调给他两百头象军,一起出征大理。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