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是禾是稗 > 第二章 那年夏天(下)

第二章 那年夏天(下)(1 / 2)

 小鳗经过高考后这段时间的休养,气色大有改观,人也胖了一些,脸上白里透着红,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说是休养,其实也只是精神上放松了许多,如同所有参加完高考的同学们一样,可彻底放松一把了。

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随着一声高昂的鸡鸣,五点半不到,小鳗就睡醒了。推开门,走到屋门口的土坪上,伸了伸懒腰,简单活动了一下酸痛的四肢。夹杂着雾气的风,新鲜的空气,欢快的鸟鸣,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近处菜地里零星的乡亲扛起锄头提着水桶开始了劳作,脚下几只母鸡在泥地上用爪翻着土,一条小黄狗追逐着几只刚生下来的鸡崽,一队灰白的鸭子围着铁盆欢快的觅食,发出嘟嘟嘟……嘎嘎嘎……的声音,呈现出了一幅宁静安详的乡村美景图。

吃过早饭,王小鳗决定去村里的小学转转,中学学业太忙,有好些时候没去过了,那里有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和启蒙的恩师,恰好今天学校还没放假,还可以顺路照看上学的弟妹。

一边想着,一边顺着山间小路走向村小……

村小坐落在半山腰,三面是山,石块砌成的门头,老旧的木门页,门边有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龙须小学”四个油漆红字已经斑驳。学校门口是一节布满青苔的石板路,清晨的小雨过后显得有点滑。路边的那口水井,水还是那么的清澈,缓缓地顺着石缝向外溢出。学校一侧的小山坡上,那道长约30米的“高空滑道”清晰可见,当年小鳗的裤子也不少被滑破滑脏过,看来如今的小朋友们还继续了当年的“体育项目”。透过校门,可以看到一块高低不平的泥土操场,一根破旧的长竹竿上飘扬着五星红旗。

小鳗顺着记忆,一步一步朝学校走去。叮……叮……叮……铁块撞击的声音响起,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手持铁棒在敲击教室屋檐下的一块角铁。小鳗知道这是开始上早自习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室外传来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

“王校长!”小鳗朝着躬着身的白发老者喊道。

“小鳗!”老者用发黄的衬衫衣襟擦了擦眼镜片,惊讶着打量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你怎么来学校了?”

“嗯,我高考考完了,放假了,今天恰好有时间,就想着来看看您。”

“呵呵呵,是有些时候没回来啰。难得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子。”

“小鳗,快到屋里坐。”老者一边放下手里的铁棒,一边张罗着倒水。

“王校长,自从我去县里读初中开始,平时放假基本上都不回家,只有寒暑假才回来,每次想回来看看您,您这边也已经放假了。”小鳗端着手里的搪瓷杯笑着说道。

“是啊,一放假我的大儿子儿媳都开车把我接回城里了。”

“王校长,我几年没来学校了,感觉学校还是老样子,没有大的变化哦。不过,您还是依然精神抖擞。”

“哎,我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你瞧这昨天晚上下点毛毛雨,受了点凉,早上起来佝个身子扫地都费劲。”

“学校么,也越来越破旧了,屋上的瓦还是你小学毕业那会拣的,现在好些地方都破了,一到雨天,窗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听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要撤校并点了,咱们学校应该还会保留下来吧?”小鳗关心的问道。

“暂时还没收到教育局的通知,不过,你也知道咱们这里穷,留不住好的老师,但凡家里有点能耐的,也把孩子送到乡上念小学去了。”

“张老师、李老师他们还在吗?”

“都走咯,你毕业不久,他们就走了,一来这里工资太低,二来离家里远……哎,三十多岁的汉子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没办法……”王校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望了望泥泞的操场,接着说到。

“现在全校就5个老师了,低年级每个班不到30个娃娃了。”

“听说国家已经开始搞“希望工程”了,希望也能把我们小学修缮一下。”小鳗摩挲着杯沿喃喃道。

“希望吧……”王校长搓了搓手。

双方一时陷入了沉思……

校长很快面带笑容地问:“高考怎么样?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肯定可以考个名牌大学,你就是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了,前途无量!”

停了一下,接着说:“你家里负责不轻啊,兄弟姊妹那么多,个个都在上学,你父母不容易!”

听到校长这么一说,小鳗沉默了。尤其是最后那句“你父母不容易”,更是令她有种心酸的感受……

王小嫚下面有5个弟妹,分别叫王小鲚、王小鳕、王小鲸、小鲈、小鲲,这兄弟姊妹6个人的名字都有鱼偏旁,明眼人一看便知另有深意。

王小鳗父亲与共和国同岁,大家常称呼他为“王大爷”。由于王大爷为人耿直,仗义执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拐弯抹角,也爱打抱不平,有人形容他是“向天牛角向天吹”,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王大侠”。

王大爷尽管他那时兄弟姐妹多,生活贫困,可也读到高小,后又参军到了南海舰队,当了七年兵。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命运捉弄人,原本在部队表现很好,第一年入团,第二年入党,年年被评为先进,提干也说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又在部队呆了两年,直到提干的希望完全破灭,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了老家,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退伍回家后,也还算顺利,不久就找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作老婆。话说王大娘15岁开始学裁缝,做得一手好衣服。王大爷能生会养在龙须村里是出了名的,村里人到现在还常常对王大爷竖起大拇指,说那些年王家人兴猪旺,别人家的母猪一次生10到12只小猪就算不错了,可王大爷家的母猪最少都要生下15只小猪。那时候,猪就是钱,猪就是运气的象征,猪的来势好,人的运势也跟着好。

最新小说: 不朽从吞噬星空开始 长生从骟妖开始 华娱巨星的自我修养 人在柯南,但是逆转裁判 不要种田要修仙 人在假面骑士,加入特摄聊天群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全国跑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能力要这样用才对 阴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