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五章孙武

第五章孙武(1 / 2)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卫灵公二十三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在柏举之战中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作为兵圣,孙武虽未被列入中国古代十大圣人中,但其影响不可忽视,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在后世,《孙子兵法》为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已有日、俄、德、英、法、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孙武的老师是齐景公。

孙武蒙山求学齐景公二十四年,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齐景公二十六年,孙武在齐,博览群书,研究历代战争兵法理论,作著《兵法》的准备工作。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奔吴,隐于穹窿中,著成《孙子兵法》十三篇。

众所周知,儒家曾有圣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之说,至宋代,朝廷效法文庙体系,立武庙,以姜太公为圣王,张良为亚圣,本篇主人公孙武则位列“十哲”,足见其历史地位。

孙武,字长卿,出身齐国田氏,与著名军事家司马穰直有亲,后因躲避政治斗争而南下吴国,潜心著书,写成《兵法》十三篇。

公元前512年,孙武献《兵法》十三篇于吴王,阖闾阅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其实际练兵能力,特挑选宫女180名,由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为左右两队,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人为左右队长,并给她们分发武器,下令道:“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们回答:“知道。”孙武遂以心、左右手和后背对应前左右后四个方向,三令五申,随后击鼓,命宫女们向右。

宫女们毫不在意孙武的命令,都哈哈大笑,孙武首先反省自己,又三令五申,然后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宫女们又嬉笑不已。孙武正色道:“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本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已三令五申,队伍却仍不遵号令,则为军官与士兵的过错。”训话完毕,孙武即命军法官斩左、右队长。吴王阖闾正在台上观看,见孙武欲杀自己爱妃,大吃一惊,忙派使臣传令:“寡人已知将军善于用兵,万望刀下留人!”孙武坚持己见,并搬出来司马穰直的名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斩二美人队长示众。

孙武随即击鼓发令,宫女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起立,皆合军令,再无人敢大声喧哗。孙武便向吴王阖闾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请大王检阅!”吴王阖闾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但仍拜孙武为将军,并时常与其探讨军旅、伐交之事,常有所得。

公元前507年,国际形势陡变:蔡国国君蔡昭侯与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囊瓦凌侮之仇,叛楚归晋,并与吴国结盟,使楚北部屏障尽失。公元前506年春,周天子卿士刘文公策动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会盟,撕毁第二次弭兵协议,重奉晋为霸主。四月,晋国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拒绝参与会盟的楚之附庸沈国,楚国遂于同年秋发兵报复,围攻蔡国。

吴王阖闾见楚军主力北调,且事实上的反楚同盟已经形成,遂与伍子胥、孙武议定,以救蔡为名,率精兵三万,溯淮河而上,深入楚境。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便放弃对蔡国的围攻,逐步收缩战线,回师御吴。

为打乱楚军部署,在孙武的坚持下,吴军舍舟登岸,以3500精锐轻装疾进,迅速穿过大隧、直辕、冥阨三处险隘,数日后便抵达汉水东岸。此时,楚军尚未完成集结,左司马沈尹戍建议令尹囊瓦与吴军隔汉水对峙,自己则分兵北上,自方城迂回,毁其战船,断敌后路。

囊瓦起初同意沈尹戍的建议,可等沈尹戍率部北上迂回作战后,又经不住部下劝说,贸然渡过汉水。孙武见楚军出击,便率部后撤,并沿途袭扰之,三战三捷,令囊瓦愈发心浮气躁,遂不顾险阻,一路紧追。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十八日,吴军停止后退,在柏举与楚军对阵,战前,阖闾之弟夫概力主应先发制人,并亲率五千本部直冲楚营。楚军长途跋涉而来,早已疲惫不堪,哪里经得住吴越之士的雷霆一击,顿时阵脚大乱;吴王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立即指挥主力压上,楚军很快土崩瓦解,令尹囊瓦弃军逃往郑国。

战后,楚军残部纷纷西逃,吴军则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紧追不舍,五战五捷,于十一月月二十九日攻入郢都,昭王仓皇出逃,楚国几乎覆亡。

吴军攻入郢都后大肆抢掠,伍子胥还将楚平王鞭尸示众,这不但令楚地百姓寒心,也为中原诸侯所不齿。见此情景,孙武认为吴军已过于深入楚境,不利再战,应迅速回兵,但遭到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反对。不久,越国趁机进攻吴国,秦国又出兵帮助楚国,加之楚地贵族、百姓的反抗斗争,令吴国占领军疲于奔命,屡屡受挫,不得不撤兵回国。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