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三十五章曹沫

第三十五章曹沫(2 / 2)

第二日,齐桓公复设酒公馆,与鲁庄公欢饮而别。随即命令南鄙邑宰,将原侵汶阳之田,尽数交割还鲁。

有人评论,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所以齐桓公能服诸侯而称霸天下。

曹沫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力气特别大,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大力士,鲁庄公十分欣赏他,于是就拜他为将军。

这里我插句题外话,鲁国国君似乎特别喜欢大力士,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是个大力士,因此被鲁国重用,看来都是一脉相承的。

曹沫当了将军以后,运气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鲁国就在齐国的边上,而齐国此时的国君正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齐桓公,身边的相国那可是管仲,这国力蹭蹭蹭往上涨,这国强就想着扩张了,而近邻鲁国就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齐国和鲁国最开始发生的战争是长勺之战,鲁国虽然打赢了,但是齐国的实力并没有多大受损,重整旗鼓后大军又开到鲁国境内,这时候鲁庄公就派曹沫出战。

具体的战争过程史书没有记载,只有短短几个字,“与齐战,三败北”,连败三仗,虽然没说这仗有多惨烈,但是从事后鲁庄公大惊失色,割地求和可以看出,齐国是把鲁国给打趴下了。

那作为败军之将的曹沫就尴尬了,毕竟中国自古就是成王败寇,鲁国国内舆论也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曹沫的压力可想而知。

还好鲁庄公是个明白人,就和大臣们说,齐国那是强国,我们鲁国怎么比得了?现在齐国举全国之精锐,鲁国抵挡不住,又怎么能说只是曹沫一个人的责任?说完还安慰曹沫,这不是将军一个人的责任,将军安心当差,好生休息。

曹沫听后羞愧不已,一连躺在家里好几天,妻子多次劝他依然不能排解心中的郁闷。

其实

人性就是这样

,真正要强的人,当你失败的时候,别人骂你你可能会更好受些,反而安慰你会更让你如坐针毡,曹沫正是这样要强的人。

此时的曹沫,就像一只受伤的猎豹,舔舐着伤口,随时准备发起对猎物的复仇。

历史上关于曹刿和曹沫是不是同一个人争论不休,《左传》和《史记》是将曹刿和曹沫当成两个人的,但是《战国策》、《鹖冠子》以及后来的“小司马”司马贞是认为这两人是同一个人,另外在训诂学中“刿”、“沬”、“翱”等字发音相近(或“同音通假”),可以通假。

具体两人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史学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结论,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将军曹沫和军师曹沫差距有点大,其实也并非特别难理解,长勺之战背景其实是齐桓公刚刚即位,齐桓公急于表现自己,又对鲁国轻敌,不顾管仲的反对,仓促出兵,所以败给鲁国也很正常。但后来几战齐国不敢轻视,精锐尽出,在绝对实力面前鲁国当然就难以招架了。

不管两者是否是同一个人,曹沫也好,曹刿也罢,他们都对强齐没有畏惧之心,而正是这颗无畏之心拉开了《刺客列传》的序幕。

鲁庄公答应割地求和后,齐桓公乐开了花,当即拍板两国国君要在柯地会盟,这次胜利对于齐桓公这样一个立志称霸的君王来说,简直是向天下昭告的最好亮相舞台。

但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啊,齐桓公是美了,鲁庄公那可就惨了,柯地会盟说好听点那叫君王相会,说难听点就是城下之盟,丧权辱国,随着会盟的日子越来越近,鲁庄公整天唉声叹气。

曹沫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内心愧疚无比,觉得让君王蒙羞都是他这个做臣子的错,于是在内心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切,精彩的大戏终于即将登场。

会盟的那一天到了,柯地旌旗招展,齐国人更是鼓声震天,趾高气昂,无一不散发着胜利者的优越感。齐桓公当然也不例外,同为诸侯王,却走在鲁庄公前面半步,这明显不符合周礼,鲁庄公和鲁国的大臣也有些愤怒,但是作为失败者又有什么权利呢?

曹沫这时反而一反常态,默不作声,面无表情,旁边的大臣都觉得这人一点羞耻之心没有,君主受辱,大臣反而无动于衷,鲁庄公看错了人。

就在鲁庄公手捧地图,齐桓公眼睛都快直了的时候,曹沫飞身而起,一跃到齐桓公面前,左手抓住齐桓公的衣襟,右手从衣袖中翻出一把匕首抵在齐桓公的脖子上。

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发情况惊呆了,我相信此时除了曹沫所有人心里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这个疑问并没有持续太久。

曹沫打破了这沉寂,“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现在大王恃强凌弱,欺负鲁国到要割让土地,是不是太过分了?大王就想这样回去了吗?”

“那你想怎么样?”齐桓公惊恐道。

“当然是请大王,行圣人之事,退兵还地,结齐鲁之好。”曹沫认真地说道。

被刀架在脖子上,齐桓公只好答应,而曹沫听到齐桓公回答之后,收起匕首,重新站到之前的位置,神色自然,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齐桓公当然是恼羞成怒,当即要毁约杀了曹沫,继续攻打鲁国,而这时候管仲站出来了。

“大王虽然被逼达成誓言,但大王贵为君王,不可与常人相比,如果大王此时背信,恐怕会被天下所看轻,大王的称霸大业又如何能达成?曹沫今为鲁王分忧,已有勇名,大王此时杀了他固然容易,但以后天下能人志士又有谁还会投奔大王呢?再者三败鲁国,大王威名远播,还愁以后夺不到土地吗?”

齐桓公也不愧是一代雄主,当即反应过来,不但向鲁庄公表达歉意,还向曹沫的壮举表达了敬意,就这样齐国退兵而去,鲁国也夺回了所有丧失的土地,鲁国上下对曹沫从此都刮目相看,称为国士。

曹沫挟齐桓公其实是个三赢的局面,齐国得到了影响力,鲁国保住了土地,而曹沫洗刷了耻辱,所以司马迁为何能把曹沫列为刺客的开篇,绝不仅仅是他的勇敢。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