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起陆 > 第十四章 兼并

第十四章 兼并(2 / 2)

朱诚打起了精神“他家走了以后,田土怎么办”,戴家湾就是起陆村去向阳村的中间,山坡到路边的平坦部分,总共就两户人家在那边住,陶土田就在附近,

“还能怎么办,要么交给人打理,要么荒废,反正也不长东西”,那里几乎都是贫瘠的旱地,水田很少,地下埋着煤炭,蓄不住水。

朱诚仔细询问了陶土田所在的归属,还真是属于戴乾坤家的。从钟南口中得知,这边有个默认的规矩,在无主贫瘠,荒僻,没水的荒地开荒,建房,一般房子周围的土地就是属于他家的势力范围,默认是他家的。

不像人多,土地肥沃的地方,为了块巴掌大的地打破脑袋,也不像有些有地主,恶霸横行的地方,所有的山林水泽都被他们霸占着,在这里无主的荒地多的是,就是不产粮食,没有耐旱种植物。因为粮堕之困,历代湘乡县令向上陈情减免皆不得,为了完成上缴任务,就不断鼓励民众开荒,开出的水田,三五年免税,开出来的地都算自己的,何况这些旱地。

像戴乾坤这种出外逃荒乞活的人,由于交通不便,一般短期内不会回家,混得好的,可能还会衣锦还乡,混得不好的可能就客死他乡了,在走之前会把家里的东西处理,有些东西给族人亲戚看顾,有些能卖的东西就贱卖掉,换点盘缠。

看到有机可乘,朱诚的同情心又来了。

朱诚吩咐钟南去了解情况,看有什么可以帮助戴乾坤一家的,顺便看看他那可怜的资产状况。

对于朱诚这种选择性的好心,四人慢慢也习惯了,朱东家每次都能自圆其说。

朱诚年纪小,能力有限,如履薄冰,时常担心别人掐住自己的脖子,倘若别人要挖自己发现的陶土,煤炭,甚至铁矿,朱诚完全没有能力阻拦,那朱诚的前进之路就会越发艰难。

不是不想帮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必须收敛自己的同情之心,努力使自己更强大。

不管你们信不信,朱诚就是这么解释的。

起陆村这附近的人也真是穷,购买力很不行,戴乾坤破屋子破房,两亩旱田,几块菜土,完全没人愿意接手,只有河流旁边和有水塘旁边的田,才有人会问一下,像他那种离水老远的地方,就算交给朱诚也没有办法种出多少粮食,没有配套的水利设施和灌溉工具,费劲力气换来的粮食,就算不交苛捐杂税,也难以活下来,所以戴乾坤一家平时也都野菜草根为食,朝不保夕,这还不行,这次还必须远走他乡。

买东西时贵,卖出去时贱。

在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戴乾坤狠心卖掉了自己所有的家产,后山,旱田,屋子,屋前屋后的菜地荒地打包一起卖给了代表朱诚出面的萧大娘,总价三百斤粮食,一半粮食一半铜钱,在几个乡邻的见证下,钟南收下了交易的契约。

其实朱诚是不怎么想要那两亩旱地的,浇水太困难了,但是没办法,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意图,醉翁之意不在田屋,而在陶土之间。

现在连钟南也蒙在鼓里,其他人以看傻子的眼光看着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有的人觉得自己亏了,有的人觉得赚了。

搭个棚子,围上篱笆,朱诚圈定了自己新的势力范围,可以稍微大胆的挖陶土了。

冰冻天气持续,搞得朱诚的陶器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工作重心暂时转移到炼铁上来,虽然天寒地冻,三个男的都被支出去挖铁矿了,一天也不能停止艰苦奋斗的步伐,否则就只能饿肚子。

整个十一月,经过众人的齐心协力,土纸暂时停产;陶器生产大降,出货由两千降到八百个,得粮两百五十斤,同时开始试着生产较大的陶器;炼铁有增长,八百多斤矿石炼出八十八斤铁,打制菜刀八十多把,换来粮食八百多斤,打制铁锤两把。扣除各种消耗支出,本月结余粮食三百斤。

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过去了,朱诚的储粮两千一百斤,价值十四两银子。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