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隋嫡长孙 > 第十四章 为祖父母解忧

第十四章 为祖父母解忧(2 / 2)

大隋立国近十来年,杨坚很是注重教育,定国子寺以做管理,于中央所在,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地方各设有州郡县学。前数年,单以京师生员就到达了五六百人,杨坚也时常出宫,同儒生讨论学问。

可从去年开始,杨坚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央与地方官学建设,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十余年来,培养之学子,多为徒有虚名之辈,难对朝廷建设形成助力。其中原因,多在于办学经验不足,失望之际,前段时间,杨坚与妻子商议后,叫来杨素、牛弘等人,已在商议未来不久废除地方官学,以免过大的财政压力。

今日爱孙所言,让杨坚多了些思考,特别是一句“教育乃立国之基”,让他又想到了十年前,大力建设官学之初衷,以抑制世家门阀为学问之垄断,他真的错了吗?

到底是女人心细,独孤皇后看出爱孙杨昭为丈夫的突兀一问,弄得小脸变幻个不停,随即起身,将爱孙拉到怀里,摸着头道:“阿孩别怕,有皇祖母在呢!你皇祖父大概想到了什么事。”

独孤皇后一双眸子狠狠瞪了眼旁边的丈夫,眼中意思很明确,他还是个孩子,哪里懂那么多?

杨坚也察觉到自己神色过于严肃,忙缓和脸色道:“啊对对对,你皇祖母说得对,皇祖父只是随便问问,别往心里去。”

杨昭大舒一口气,原来二圣不是怪罪他说错话,但看二圣模样,大隋现行官学教育制度,定是另有猫腻。教育之重要,没有人比他更懂,大国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而凡事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唉,为了大隋,只能牺牲小我了!

他从祖母独孤皇后怀里挣脱出来,挺了挺胸膛,一脸认真道:“对于大隋官学,孙儿也是在崇德馆进学,看先生讲学,有一些了解。

孙儿见皇祖父和皇祖母烦恼,我等大隋官学怕是有不少困难,但您二老别憋在心里,说出来能舒畅些。孙儿人虽小,主意可多呢!”

杨坚叹了口气,见乖孙这般模样,又想到朝内这两日的争论,鬼使神差地将心中忧思叨叨出来,这都是和妻子前两日念叨过的。独孤皇后且是沉默不语,眉色间,也笼罩着愁云。

杨昭竖着耳朵听去,却是越听越是心惊,相当下大隋的官学,一个字形容,乱!

两个字,很乱!

三个字,非常乱!

想想也能理解,大隋废除九品中正制,而今正规的科举制,还没成型、无论是教学,还是其他,一切都是头一遭。另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皇祖父杨坚却想着短时间内培养大量人才,以填补空缺,可到了最后,竟是学识不够的庸才之辈。现实与期望落差之大,从皇祖父言语中的意思看,因耗费国库钱资之多,又无大成就,遂生废除地方官学的想法。

“皇祖父,皇祖母,孙儿认为你二老,于天下所开展的官学育人,并无差错,还是孙儿方才那句话,乃是功利千秋的大好事。

产生这等结果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官学还不够规范,在孙儿看来,可循序渐进改变。

比如皇祖父说的学子才能层次不齐,完全可以用考试来选拔,就像孙儿在崇德馆,每天都要被先生检查课业一样。天下官学学子,足可制定好适当的考核标准,于每学期,每年,进行学识考核,剔除混日子的庸才,留用优秀学生,按学年,为成绩全部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后用作升学,进行全国大考,可往州学和中央官学继续深造,学业达标者,再可参加大隋官吏考试而入仕……”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