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在疫情和经济压力都对社会职场进行冲击的情况下,有很大可能保洁就是自己的职业了。
陶言想起自己最初做保洁时的设想,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都可以很简单,还有时间学习。因为这个职业是自己排斥的,搞不好可以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在绘画技艺上有所突破。
什么突破?陶言的透视和塑形一直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么长时间了都没能进步哪里可能会因为做了几天不喜欢的事情就可以突破了?而因为见识了老头的各种奇葩行为后对以后的工作前景也充满惶恐。
这是一个校企结合的私立大学。他们现在就已经开始成立学校的博物馆证明整个领导团队是比较具有前瞻性的。可是放在明面上的这个管理者却只是一个天天迟到早退只会说空话的吉祥物!
甚至说是吉祥物都勉强,吉祥物还能拉拉人气了。而老头是个比较特别的人已经是常来博物馆的学生们的共识了。
陶言和那个女孩聊天时曾经很随意的问起过,你觉得你们学校的师资素质是怎样的了?
女孩谈话显得客观又睿智“这里只是一个学校而已,对这里的老师而言有怎样的工作态度都只是他们的个人选择罢了。有好的老师,也有不好的老师。都是很正常的。”
陶言觉得那个女孩不一样了,和她说话比和老头说话还有意思“如果有一套完整的,能让人看见希望的制度,那大家对工作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吧。毕竟能看见希望与发展的生活和就是为了拿份工资回家吃饭是不同的。就如同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认知,私企里面的人会比国企的更努力。”
“你真的觉得私企的人会比国企的人更努力吗?”女孩很淡然。
陶言想了想,她自己以前就一直在事业单位,都在想混日子。可是认识的一些在华为,阿里,腾讯里面的人,他们似乎就特别有职业规划能力。
可是女孩为什么这样问了?“在我曾经的工作视角来看是这样的。”
“也许吧,你看见上班时你国企的同事在摸鱼。可你不会知道下班后他说不定在接其他外包策划。你听见他们上班时聊八卦,可是你不知道他回家后在努力学习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甚至很多人进国企就是想要建立人脉,拉动资源。国企一样藏龙卧虎,可是同理,也要看你自己想要选择过怎样的生活然后就接触到怎样的人而已。”
女孩嗓音很温和,声线平稳。家庭应该是很和谐的,说话语速适中,可以给人留下足够的考虑时间。
陶言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小时候就跟着他去外面的工地接监工,也会为公司以外的企业画建筑图。
这个女孩很厉害!很唐突的,陶言有了更多倾诉的欲望“你说的很道理,可是一个职场里面有良好的晋升制度保障确实也更能刺激里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吧。你觉得你们这个学校的制度怎样了?”
“这个学校只是一个私企,他们里面的利益派系众多。大家更看重的很大可能是成果而不是过程与发展。而制度和积极性的调动,参与其中的人多了以后受影响的因素就会难以纯粹了。更多时候我们想要发展还是得看自己的选择。”
那天,那个女孩陪陶言聊了一会儿。
陶言很佩服那个女孩,她甚至在试图为陶言梳理人生规划。虽然当时陶言各种茫然无措,可她依然知道因为有了那一段聊天陶言确实是理清了自己的需求。
最开始就是被老头带偏了,有了一些不是那么合理的期望。
自己做保洁的基础目的其一是进入社会,开始适应和人接触而不是一味的想躲在家里。这已经达到了。其二,有一份收入。也算是实现了。其三,刺激自己努力进步。好像自己还没有以前用功了,这是败笔。
所以里面最具发展力的目标反而被忽视了。
第二层目标是出来上班接触人后得到的考试契机。这个考试和画图是难以兼顾的,还有四个月的样子的,现在把第一目标调整为考试吧。今年备考两科,只要能过一科,明年应该就会容易的多。不要再为博物馆里无聊的事情浪费时间了,这里的一切只能当做生活调剂而已。
陶言很感激那个女孩,她在自己迷茫时为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而且,让她重新感受到了在这里工作的乐趣,总是有一些有趣的人的,他们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新的色彩。我们有时候理解不了别人,可是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给人添麻烦,在与人交往时可以学着不让人讨厌应该就足够了。
成年人总是会在进行自己目标的过程里慢慢的找到能共行的伙伴的,如果没有伙伴也要努力的走向自己的目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