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归国(1 / 2)

 西历1950年,著名的图灵测试诞生,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定义,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通过电传设备开展对话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的身份,那么就可以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到了1956年,以麦卡锡、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

此后,人工智能如燎原之势,开始与人类的各行各业相结合,人工智能也日益步入人类的生活之中。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但是怎么让机器人跟人类一样拥有智慧,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尝试,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的理论派系。

传统的人工智能主要分为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学派,经过长期的辩论与实践,三大学派不断在融合中发展。

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希望用数学和物理学中的逻辑符号来表达思维的形成,通过大量的“如果…就…”规则语言,产生类似于人类一样的智能。

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其主张智能来自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旨在让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及其连接机制。

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基于感知行为的控制系统使每个基本单元实现自我优化和适应。

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作为极富盛名的连接主义大本营,由神经网络之父和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辛顿发起,主要研究深度学习,主张神经网络由一层一层的神经元构成,深度学习就是用很多层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达到机器学习的功能。

作为访问学者,林一在这里进行了两年多的学习,对前沿技术有了深刻得理解,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不解与困惑。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长久的进步,但是在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人类频频举步维艰。技术的规律、真理或许早就已经存在,似乎只是在等着被人类发现而已,但是有些规律真理,穷尽人类几代人的智慧也无法去诠释,而且规律的本质又是什么,也不能去细究,因此,林一在这里有了最大的收获,人,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今天,为期两年多的访问计划正式结束,林一回到寝室准备收拾东西回国。当初为了获得工作单位的支持,林一答应等访问计划结束就回去继续开展未竞的人工智能智能化项目,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哟,林子,收拾东西呢?”说着,魏强咬着苹果,穿着人字拖,嘴里含糊不清地走了进来。

“下午的飞机回国了,你呢,不一起?”林一看了眼魏强,手里的活没停。魏强绰号“围墙”,华国粤省人,4年前来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读计算神经科学博士,平时虽然吊儿郎当没个正形,但是人家轻轻松松以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搭建新的模拟人类记忆模型,也因此成为领域的学术新星,今年也已经正式博士毕业。这两年,由于大家来自同个国家,加之气味兴趣相投,一来二去交情变得颇为深厚。

“不了,你先回去,中心这边好像有些突破,最近想解决哥德尔那家伙留下来的定理问题,我想留下来再看看”,魏强少见地有点严肃,顿了顿,笑嘻嘻地拍了拍林一的肩膀,“回去好好混,混好了捞我回去,我去给你做牛做马啊,死鬼。”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