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八 百年积怨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实与理想

卷八 百年积怨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实与理想(2 / 2)

总体而言,只要有绝对制空权,运输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大规模打击力量。

运输机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只能算得上是对现有装备的合理利用。相对而言,空军另外一支参战力量的表现就更加引人瞩目了。

3月3日,空军的“航空航天远征大队”参加实战,向神户投掷了数十枚炸弹。

因为总参谋部已经取消了“试验部队”,将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测试工作交给了各军种与各独立兵种,所以空军没再笼统的建立“试验部队”,而是按照各新式装备的战术特点组建了专门的测试部队。

“航空航天远征大队”就是共和国的第一支空天作战部队!

严格说,空天作战部队应该隶属天兵,不在空军的编制之下。组建该部队的时候,空军以“远征大队”主要在大气层内作战,所以必须有空军参与。因为天兵刚刚组建,实力相对较弱,没有能力与空军争夺话语权,所以只能默认空军的“霸道”行为,让空军独立组建了“航空航天远征大队”。当然,天兵也不甘寂寞,在得到总参谋部授权与专门的研发经费之后,组建了类似的“空天一体化作战试验部队”。

“空天作战部队”绝对是“新概念”。

最早提出“空天作战”理论的不是共和国,而是美国。与空军的战术体系一样,空天作战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在夺取“制天权”,二是打击地面/海面目标。前者的实现难度最大,涉及到与敌人的空天作战部队对抗,在空天部队真正具备实战能力,且全面推广之前处于理论探索与研究阶段。后者才是空天作战部队的主要战术课题,也是共和国与美国空天部队的重点发展方向。

与其他作战力量相比,空天作战部队的最大优势就是高度与速度。

一般情况下,只有飞行高度超过40千米的航空/航天器才算得上是空天飞行器。为了达到这个高度,最低飞行速度为8马赫。如此一来,包括冲压发动机在内的所有传统航空动力都无能为力。最初,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希望放在了“火箭冲压一体发动机”上,投入大量资金突破关键技术。随着“吸入电离式电磁推进理论”逐步成熟,共和国与美国都将重点转向了新领域,花费巨额资金推动新技术的实用化进程。不论是哪种推进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为了尽快获得空天作战力量,共和国与美国都在加强冲压发动机的开发力度,尽量提高冲压发动机的性能。

参战的“航空航天远征大队”装备的就是以冲压发动机为主动力的kt-1型空天战机。

严格的说,kt-1因为不具备外太空飞行能力,最大飞行高度仍然在大气层内,所以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天战机,只是升级的战斗机。即便如此,kt-1的多项性能仍然足以傲视群雄。最大陆5千米的升限、最快12马赫的飞行速度,就能让所有的现役战斗机对之无可奈何,也能让所有的防空系统成为摆设。当然,kt-1平均175亿元的单价也足以让任何一支空军感到囊中羞涩。

与战略截击部队的j-14cmd2型战斗机相比,kt-1型更加注重速度与升限。

更重要的是,kt-1型仍然是“样品”,处于试验阶段,不具备实战能力。

空军匆忙不迭的让kt-1型空天战机参战,目的只有一个:证明空天战机超强的对地打击能力,为“航空航天远征大队”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经费。

让未装备部队、未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新式装备参加实战,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早在21世纪初,美军就在阿富汗与伊拉克战场上实验了多种新式装备,比如美军的第一种隐身无人战斗机。只有通过实战,才能证明新式装备的作战效能,也才能证明新式装备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有机会,不管是共和国还是美国,都会想方设法的让新式装备到战场上走一趟。

kt-1的实战能力到底如何,空军从未对外公布。

战后,空军扩大了“航空航天远征大队”的规模,在基础技术领域投入了更多的研发经费,放弃了kt-1型空天战机的大规模采购计划,重点研制更先进的kt-2型与kt-3型空天战机。由此可见,空天战机的作战能力已经得到证实,只是kt-1的性能无法满足空军的需求。

与飞机诞生到参加战争一样,空天战机要想成为战争的主要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次“特殊行动”让空军露够了脸,就连cia与五角大楼都高度关注共和国空军在日本战场上的作战行动。由空军采取的行动也能看出来,空军司令章忠宪的思想更保守,没有惊世骇俗的作为,却稳定有效的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使命。

第一阶段全面战略打击结束的时候,战争的最终结局不再有任何悬念。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