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十七章 正名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十七章 正名(2 / 2)

面对国防部长咄咄逼人的攻势,总参谋长连招架的力气都没有。

虽然在2043年行政总结与2044年财政预算大会上,林啸雷提出由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共同成立一个预算审批与支出委员会,加强对国防预算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林啸雷以退为进,希望保住总参谋部在国防预算上的发言权,但是已经站稳脚跟的裴承毅没有答应共同管理国防预算,而是要求按照《行政管理法》与《政府单位改革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防部管理国防预算。因为裴承毅提出了适当的理由,而且有相关法律支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但林啸雷不好多说什么,就连顾卫民都不好插嘴。加上颜靖宇提供的支持,以及阎尚隆认为应该按章办事,裴承毅的主张得到了支持,最终确定由国防部全权负责国防预算的审批与支出工作。

如果一切到此终止的话,裴承毅就不是裴承毅了。

夺得国防预算大权后,裴承毅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借军事人员津贴与福利开支来过问军队的人事大权。

相对而言,人事权比预算权更重要。

可以说,从彭茂邦时代开始,总参谋部能够成为共和队的“第一中心”就是因为掌握着军队的人事大权。当年,彭茂邦能以总参谋长身份左右共和国的重大决策,并且在赵润东执政期间安排项铤辉上位,除了彭茂邦在军队里的巨大号召力之外,与总参谋部的很多特权有密切关系。到了项铤辉时代,总参谋部的特权不但没有削弱,还因为与王元庆结成了同盟关系而得到加强。可以说,项铤辉在总参谋部的历史地位与李存勋在军情局的历史地位非常相似。与刘晓宾无法撑起军情局的整片天空一样,林啸雷在出任总参谋长之后,也不可能续写总参谋部的辉煌。

随着国防部在人事大权上向总参谋部“开火”,裴承毅夺权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楚了。

可以说,这是共和国有史以来,国防部与总参谋部搞得最惨烈的一场斗争。

2044财年度,裴承毅就在制订国防预算计划的时候提到,共和队的人事编制过于臃肿,特别是高层将领的数量远超过实际需要,在没有迫切外来威胁的情况下,应该适当缩减军队规模,重点削减将领数量,为纳税的共和国公民节约上百亿的国防开支,或者把这些钱花到更重要的领域。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计划,而是一份详细到个人的报告。

这份厚达2000多页的报告立即在共和队中引起了悍然大波,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受到了影响。

随着报告内容逐步公开,共和国百姓才松了口气。

年轻气盛的国防部长要对付的不是中下层军官,而是高级将领。显然,高级将领与共和国百姓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按照裴承毅提交的报告,2044年初的时候共和事力量总兵力为137万,其中陆军37万、海军33万、空军28万、天军17万、陆战队15万、网络兵团{即以前的电子兵}7万。以兵力为准,共和国的正规军事力量在全球排第七位,前面还有印度、土耳其、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刚果{金}与美国,而排在共和国之后的、兵力超过100万的国家还有俄罗斯与埃塞俄比亚。在全球9个兵力超过100万的国家中,除了处于内战中的刚果{金}与埃塞俄比亚,以及面对强大外来威胁的土耳其、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之外,另外4个国家中,共和队中的将官比例名列第一,超过千分之四,也就是每250名军人中就有1名将军,全军总计有准将以上军人5521人。在美军中,这个比例仅为千分之一,俄军中的这个比例大约为千分之一点五,印度军队中也不过为千分之二。虽然共和队中将官比例偏高有历史愿意,毕竟共和队经历的战争最多,因功累晋的将军就有大约3000人,除掉这部分将领之后,将官比例实际上不到千分之二,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将军过多就意味着其他军人缺乏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军队死气沉沉,缺乏积极向上的活力。

可以说,与每年花在将官身上的津贴与福利来讲,其他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裴承毅要做的,就是切掉共和队身上的痼疾,让那些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军人得到发展空间。

当然,这项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为了推动改革,裴承毅在2044年的最后4个月跟包括曲茂康、蔡岁康、董承芳、赖辛平在内的100多名年纪在65岁以上,跟他参加过半岛战争与印度战争,荣立过战功的高级将领一对一的进行了交流,并且说服他们按照规定年龄段的下限退役,而不要拖到最大服役年限才退役。

正是因为成功说服了这些人,所以裴承毅的改革行动才得以继续推进。

当然,任何改革行动都得有个缓冲期间,不可能一开始就一刀切。

2045财年度,裴承毅才在国防预算中将专门用于将官津贴与福利的费用从2044财年度的384亿元减少到222亿元,并且明确规定优先保证退役将领的退休金与养老福利。总而言之,因为预算砍得太多,根本不够支出,所以那些还想赖在军队里不走的将军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必须承认,裴承毅在军队里的威望不压于林啸雷,也就没人敢与他对着干。

到2046财年度的时候,用于将官津贴与福利的费用进一步削减到182亿元,而且削减的主要部分就是在役将领的福利。因为到该财年度的时候,共和队中的将军人数已经从5500多人减少到了2200多人,超过了裴承毅的削减计划,所以在役将领的平均待遇并没降低多少。

完成这轮改革的时候,裴承毅已经从林啸雷手里夺过了军事大权。

有人戏称,裴承毅在5年间完成了一场“不流血的军事政变”,不但为国防部正名,还让他自己成为了共和队的“第一人”。

不管怎么说,到2047年换届选举的时候,裴承毅的地位已经在林啸雷之上。

虽然在这5年的斗争中,裴承毅与林啸雷都很“文明”,没有玩小把戏,但是期间惊心动魄的过程,恐怕只有裴承毅才清楚。实际上,以裴承毅的行事风格,如果不是阻力太大的话,他也不会用5年时间来端正国防部的地位。要知道,在裴承毅指挥过的战争中,打得最久的也就5个月而已。

当然,共和国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到底有多大的矛盾,没人会站出来证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林啸雷之后不可能由海军将领出任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到底搞成什么样子,与林啸雷的关系并不大,所以在与裴承毅角力的时候,林啸雷并不愿意得罪这位大有来头的国防部长,更不愿意因此得罪裴承毅身后的颜靖宇。正是如此,在5年的斗争之后,裴承毅才能在林啸雷离开总参谋部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共和队的第一人,并且成为主管国家安全事务的副总理。

严格说来,随着颜靖宇在2047年上任,对裴承毅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