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三十八章 头号威胁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三十八章 头号威胁(2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造得最多的潜艇就是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潜艇,总共有62艘。虽然数量惊人,但是比起某些水面战舰,比如“佩里”级护卫舰与“诺克斯”护卫舰,也就不算什么了。更重要的是,“洛杉矶”级的平均服役寿命不到30年,而美国海军的大部分水面战舰的平均服役寿命都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半个世纪。

如此一来,潜艇的效费比确实很糟糕。

换句话说,将花在专门为潜艇搞的基础研究,以及效费比算到每艘潜艇上,潜艇的前期投入超过了所有舰艇,是海军中最“昂贵”的战舰。事实上,如果用单位吨位的造价做比较,航母在10万到15万之间、巡洋舰在12万左右、驱逐舰在7万左右,潜艇则高达20万。

相对而言,这两个问题产生的最大后果还不是建造费用与研发周期,而是对一个国家舰船工业体系的考验。

如同一支精干的官兵队伍要比一艘强大的潜艇更重要一样,一支优秀的设计团队绝对比一家实力雄厚的造船厂重要得多。

可以说,为了保住潜艇设计团队,共和国与美国都不得不花高价钱购买潜艇。

拿共和国海军的“虎鲸”级攻击潜艇来说,其先进的性能足以保证在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可是共和国海军只分3批建造了不到30艘,并且在第一批次建造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开始设计下一代攻击潜艇,以此让数千名为设计潜艇工作的工程师、以及大批技术工人不至于失业。如此一来,潜艇的换代速度远高于其他战舰,而且每次换代都会有实力上的提升。实际上,从2015年之后,潜艇的发展就呈现一种比较特殊的规律,即设计思想与重要技术交替推动潜艇发展。比如在“虎鲸”级前面的“海豚”级是以动力系统大变革而获得强大的作战能力,而“虎鲸”级则是通过更加先进的设计思想来提升战斗力。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有限,只能在技术之外想办法。重要的是,采用这种办法的不仅仅是共和国海军,还有美国海军。结果是,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时刻都在潜艇领域你追我赶,双方都不想被对方超越,也就不能放慢发展速度。更要命的是,两国最先进的潜艇都是“非卖品”,即便是当成破烂处理掉,也不会卖给其他国家,哪怕是关系最为密切的盟国,最多只能在相同的技术基础上为出口而专门设计一种潜艇。如此一来,潜艇的服役寿命自然非常短暂。拿共和国海军来说,自从在日本战争期间进入稳定发展起后,到印度战争结束前,很多潜艇的服役时间甚至不到20年,就因为有了更加先进的潜艇,而不得不从海军退役。

虽然到了40年代,这种以浪费资源为主的竞争模式得到了遏制,但是共和国与美国都没有放慢潜艇的开发与建造速度,而是通过扩大潜艇部队的规模,即保留更多的潜艇来延长潜艇的服役时间。

与水面舰艇一样,共和国海军的新一代攻击潜艇也是在2042年立项的。

因为《伦敦条约》第三阶段削减工作将从2055年开始,到时候,包括战略核潜艇与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在内的所有战略武器运载平台与战略武器都将销毁,共和国海军在20年代研制的战略核潜艇的设计服役寿命为40年,而且战略潜艇在黄海、东海与南海活动,也就在共和国海军的保护范围内活动,所以共和国海军没有开发新的战略潜艇。更重要的是,早在21世纪初,潜艇就开始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只要有必要,共和国海军可以在任何一艘攻击潜艇上加装弹道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将攻击潜艇变成战略潜艇。实际上,美国海军更早采用类似的发展方式,即在“俄亥俄”级战略潜艇之后,再也没有单独设计战略潜艇,而是以攻击潜艇为基础,通过加装弹道导弹储存与发射模块的方式,获得战略潜艇,甚至可以根据战略威胁级别与国家战略需要灵活调整战略潜艇与攻击潜艇的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潜艇部队的作战潜力。

与水面舰艇不同的是,潜艇的保密性高得多。

直到2047年中期,也就是在代号为xs{42}的攻击潜艇项目已经启动5年,设计工作即将完成,国防部正式向全体代表大会提交采购新式潜艇的预算申请时,外界才知道共和国即将建造一种全新的攻击潜艇。

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了保密,国防部在初次提交的预算申请中,把潜艇在2047财年度的建造费用放在了“秘密预算”里面,而按照相关规定,“秘密预算”的用途不用在全体代表大会上做详细说明,只需要向几个管理秘密预算的委员会,比如军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做非公开报告,也就能够做到保密。结果是,几十名新当选的代表认为“秘密预算”是去年的3倍多,已经超过了正常需求,要求国防部公开“秘密预算”的详细开支情况。无奈之下,在第二次提交预算申请的是,潜艇开支被放在了正常装备采购项目中。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采购新式潜艇的事情才被曝光。也就是说,是共和国自身的预算检查体制,让潜艇项目曝光。

虽然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cia等情报机构的“低能”{消息公布后,cia局长就以身体健康为由辞职},但是也反应出了潜艇项目的保密性有多么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透露消息的话,恐怕要等到第一艘潜艇正式开工建造,美国的情报机构才知道共和国海军即将获得一种全新的潜艇。

至于这种后来被命名为“舟山”级{以共和国的主要海军基地命名}的攻击潜艇有多么先进,连袁晨皓都不太清楚。他只知道,“舟山”号在2047年获得的建造经费不是全体代表大会批准的77亿,而是154亿,算上2048年与2049年的投入,这艘潜艇已经花掉了大约300亿元。即便“舟山”号在建成前不需要更多的投入,单价也是前一级攻击潜艇的2倍,单位吨位造价更是接近30万元。

虽然与其他战舰一样,作为该级别的第一艘,“舟山”号的造价中肯定包含了不少的开发与设计费用,但是根据共和国海军的建造计划,“舟山”号的实际造价高达750亿元,也就是说,除掉一半的开发费用,单价也高达375亿元,单位吨位造价高达32万元,是前一级攻击潜艇的1.7倍。要知道,按照正常标准,新一级潜艇的平均造价在前一级的1.4倍左右,高出的几乎都与采用的先进设备有关。

事实上,“舟山”级攻击潜艇是华剑锋当上海军司令后,最关注的项目。

要知道,华剑锋是来自潜艇部队的海军司令。虽然离开潜艇部队后的经历,让华剑锋身上的“潜艇兵”味道淡了许多,不然也不可能得到林啸雷的器重,但是与林啸雷相比,华剑锋是一个更加理性的将领,更具有领袖精神,也就更能抓住部队建设的关键。可以说,华剑锋高度重视“舟山”级的开发与建造工作,与共和国海军的战术思想变革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在找到合适的制海手段之前,潜艇绝对是最有效,而且是最强大的制海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潜艇是唯一可以确定的,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对海面舰艇构成致命威胁的主战舰艇,所以不管是共和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在印度战争后,也就是强制电磁干扰系统成为主要防御手段之后,加快了潜艇的发展速度,甚至不惜降低水面舰队的地位来推动潜艇建设。

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在2047年透露了消息之后,“舟山”级攻击潜艇不但成了美国海军的心腹大患,还让美国当局将其当成“头号威胁”。别的不说,到2049年初,至少有2个cia的谍报网在刺探“舟山”号的情报时被军情局与国安局侦破,在落网的数十名间谍中,至少有4人已经在共和国潜伏了20年以上,是货真价实的“高级间谍”。由这两起间谍案,还在2048年发生了有名的“间谍大清洗风波”,共和国与美国的情报机构相互摧毁对方的谍报网,甚至以暗杀对方“公开”情报人员的方式来威胁对方。2049年初,双方一次换了近百名间谍,该风波才宣告结束。

当然,这么大的牺牲到底值得不值得,还得由战争的结果来决定。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