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 / 2)

再之后看别人读鲁迅的视频。我的软件终变成了学知识的地方。不过发现那些思想大家的产物还是太少太珍贵了些。而且以人的局限来说也就只能接受一种解读思想。其他的要不就是措辞不如我意,要不就是没有进入大众视野。反正我没看见就是了。

这些碎片学习到了尾声之后就是一些其他杂门知识的学习。像:克苏鲁,中国神话和外国神话什么的。与其说成是“学习”倒不如说成是别人的“科普”。还是一个连门都没有入到的外行人而已。

这些事情之后我就又觉得无趣了些。总觉得该自己去看看,于是把相关书籍买回来。但我又不知道作者什么水平,可以挂在“书”的名头上招摇撞骗。是不是我把自己想得太过理想了,还是我真的就是这样的目中无人。我也是不怎么清楚的。

毕竟一些分析的博主他们是不是误读都是讲得那么中肯。觉得好的也没有文章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不知道就现在的开放程度来说还有什么可以让人闭嘴吗?他们可以把别人说得一文不值,也可以把什么其他的不专业的抬高到驱雷策电的程度上去。

真是一群值得研究的人。

不过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胡言乱语。但确实看见的就有那些把握风向的人,说的话就是有那么不切实际。也就只是一些自己的愚见罢了,希望不要脏了各位的眼睛。

书圈有书圈的问题。屯书就是有文化,不论看不看。明星是一个接一个出问题。毕竟那都是人,也不好说。游戏圈有游戏圈的问题。他们明明都不是电子竞技的人,却觉得自己就是在竞技了。“竞技游戏”的“竞技”和“游戏”的权重都分不清楚。不知道一群人在追逐些什么。吃饱了,穿暖了,会买【西瓜】还是会生活?

反正现在确实看到的就是一群手脚忘洗的青年,他们窝在床上打着手机。要不起个大早冲个分,要不熬个大夜不睡觉。脏乱不管,冷热不顾。倔强起来他给你说得头头是道,但完全建立在自己打游戏的基础上。不知道一点别人。也不知道建立在他自己好好生活上。就好像现在背负起房贷、车贷并卖身银行的痛苦。但他们好像乐在其中?的确的。

就我当时看到的周围同学的样子,那种完全出自于本能的最原始的样子。伯遥兄当时,和我最开始打游戏的样子真的是一模一样。在那个可以放飞的地方我反而更早的降落了。有一种过来人的姿态看着他们的变迁。

真的变得没意思了。然后开始找其他的游戏打。娱乐占大头,那么生活的大梁谁挑呢?看起来一点都不会【自理】。

要是别人不觉得你乱还好,要是你跟别人相处得很愉快还好,要是你有除了打游戏之外的别的爱好还好,要是你知道你只知道或者一天只是打了游戏还好,要是你没看过书没有别人的觉悟和思想还好。

但是他就是不会让别人觉得他的打游戏行为是良性的。像王者觉得无趣了,自己打倒后。又有“和平精英”来当这个魔龙。

就是一个生活环境让自己霍霍得特别乱,轮到打扫卫生拈轻怕重,对别人呼来喝去,只会谈到自己的游戏理解且只会一两个英雄专门拿来上分,明明啥都没做还满嘴“目标”和“鞭策”,不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经历才18,9岁还张口“人生道理”其实都是偏见和局限的人。至少不懂得怎么好好说话,和“求同存异”的周总理提出的外交思想。

一句话:懂完了,很讨厌。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伯遥兄和高中时期的我。之后伯遥兄做了我高中的时候做过的事情——他把微信群给退了还删除了好友。我大概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但摸不准确。我退群是真的一个同学都没有加,只是退群。毕竟中途才有的手机。

这个“打游戏不看书”的阶段,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并且一直停留在了那个地方。或许“游戏”的涵盖范围可以宽泛一点。比如完全没斗志的生活什么的。这也是我读“《我打游戏》”这本书的收获。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人。至少人家有接受了的东西并且没有产生怀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我不行。至少不能回到当初的只知道打游戏的时光了。我什么都在“考究”也就什么都没有接受。完全是一具空壳,也许我也会研究这个“空壳”。但这空洞和一眼的了无生机,一声都不会发出的死寂。让我不得不重新开始了解自己。

要是开花了还好。那,是什么地方买下的种子?要是蝉虫之类的皮壳呢。那,本该在周围跃动的倩影在哪里?

我是那个空壳吗?要是不是的话,我在哪里?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民国:王牌飞行员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从雇佣兵到战争之王 知否:我是皇太子 天上掉下个牛魔王 我的姑父是朱棣 洪荒:吾冥河,以杀证道!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