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暑(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冯靖自那荒唐恣纵、风月情浓的狎亵之地而去,虽则心中悒郁不忿,但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其中雅丽黼黻,淫巧朱紫等绝非正途,便入不得她的眼。迈克略有些猥琐地跟在她身侧,两个人须臾来到不在书店,书店老板手捧古籍,没有理会他们。二楼的莳花是一间古色古香的雅室,焚着一炉香,一位水绿轻纱衣裳的艺人专心致志地演奏,听弦琶琮铮,轻清柔缓。冯靖驻足,赏了一会儿曲,便随处转转,目光被一个镶金斗柜吸引住,斗柜上用翠玉的碟子盛放两只香橼、三只佛手。

迈克笑着伸手将柜门拉开,取了一本线装的大册子出来,平摊在桌上邀冯靖来看。待冯靖一页一页地掀开看时,大吃了一惊,里面所载全是她生平各种大事小情。

迈克徐徐地解释道:“这个册子里,是你人生迄今为止所有文字记录汇编而成,其中手写多抵出自你三年前本人手笔。”

冯靖一想,模糊记得有这么回事,讶异心情便淡了些。

迈克又指着一处说:“你看这里,你和冥王因缘际会,属命理轨迹应有一劫。”说着时,书里的插画突然像被摸到敏感点,细一声呻/吟,迈克尴尬地咳嗽遮掩。

那幅画在冯靖眼前扭捏展开至书外,只见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水中央依稀可见一抹雅丽小亭,很有种缥缈江湖的意境,冯靖感到心胸亦为之一宽。片刻,那山水连胸中块垒一起淡去、消失,冯靖在飘飘然中,心思有一种空明澄澈的舒适,同时身体相反地沉重,晕乎乎地脚底发软,还残留的理智只剩一个闪念“不好!”暗自惊呼一声,便在一阵的异香中跌倒不省人事,醒来已是日暮时分。

不在书屋一共分为五个隔断,分别名为莳花、听松、邀云、望溪和侯月,五厅其实相通,但曲径幽深不留心轻易看不出来,冯靖恰巧行至听松厅,听松乃是藏经阁,与莳花的清逸出尘、清新娴雅不同,听松大气磅礴、淡泊朴素,如果用小家碧玉形容莳花,那么,邀云是位风雅俊士,望溪恰似诗经里的袅袅佳人,侯月是个眉疏目朗的少年,听松便为得道高人。五厅各有各的精巧,唯独听松深蕴禅意,甫一走进来就觉清静寂定。

数万经卷分列整齐,沓在暗红格橼木书架上。冯靖看到四位佛陀在阅经阁查阅经卷,一时玩兴大发,上前戏弄。那几个佛家弟子和居士一个叫王沛祺,一个叫撄宁,一个叫端正,还有一个叫嘉恒。

佛陀王沛祺看到一名女弟子虚心候教,很高兴,因她问众生平等,便微笑回答:“在佛的眼里众生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是凡人的意识里的分别。”

冯靖说:“如果众生平等,岂不是众生都有佛性,根性都是相同的。我说的是明心见性的根性,凡人悟了便是佛,也就是佛本来就是我们的根性,悟便成佛,我觉得有很多地方是有矛盾的,我们要来推敲。”

另一个年轻僧侣撄宁点点头,道:“比如呢?总算有个理智学佛的。”

冯靖道:“比如草虫是不是也和人一样的有根性?那它们怎么能明心见性,怎么得悟呢?可以说是佛,也可以说是道,只是一个称谓。佛一直说,不能住相不可住相。”

僧侣道:“无情有性,对,是一样。不叫根性,是佛性。山河大地都在佛性中。对,是这样,名称不同而已。草木在佛性中,在佛性中不是说就可以成佛。”

冯靖说:“愿闻其详。”

僧侣道:“比如说人人都是菩萨,是说人人都具有成为菩萨的资格。就像选举,凡是年满18岁都有资格参选资格。都没有经过修行,只是因位上的菩萨,具备资格。在佛的眼里众生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是凡人的意识里的分别。人人具有佛的本质。众生具有佛性的本质。东看成西,南观成北,标准不同,看到就不同。”

冯靖说:“如果我们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觉,不住于一切,整个世界都寂静一片,那我们能在这寂解中参悟到什么呢?我们学佛所追求的是寂灭么?如果我们所追求的是寂灭,那我们历世又是为什么?”

僧侣道:“这个世界的物质与精神,就好像一个大的觉性海,当性海起波浪的时候,形成泡沫,泡沫就是我们后天的生命。”

佛陀补充说:“寂灭或者涅有两种,小乘的和大乘的。小乘的可以说是完全的寂灭,或者涅。”

冯靖说:“嗯,但我不懂这寂灭的好处是什么,无是好的么?如果无是好的,又何必无中生有。”

僧侣道:“我们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觉,不住于一切,并不是把一切都当无,而是不执着这一切。无和有不是这样对立说的,这样分离的讲有无、空有,无法理解真正的佛法。”

佛陀道:“在大乘来说,是无住涅,或者无余涅,是说可以随时进入涅的境界,但并不进入,留瞎余习在这个世界上帮助其他人。寂灭是指烦恼寂灭了。”又说:“知其雄,守其雌。”

冯靖道:“嗯,我初学佛法,还很莽撞无知。万事并作。”

僧侣说:“我一直不认为道和佛是一个事情。可能我不了解道教,也可能在认为是的人的眼中没有了区别,达到了平等。境界在那里,当然都是平等的,但在相上来说,我不觉得道和佛是一个东西。还是就波浪来说,波浪的本质还是水,这样全水是波,全波是水,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

冯靖说:“就比如,我觉得六祖有点假大空,不及明秀实在。”

嘉恒道:“世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冯靖说:“有无之间,佛和道都是一样的看法。”

撄宁道:“佛教偏重于探讨心性,道家偏重就现存的生命入手,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冯靖说:“佛很微妙,佛说从色/界到无色/界要八万四千亿年,八万四千亿只是代指,我想会不会是这样意思:我们其实是从外星来的某种意识形态的生物。”

最新小说: 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 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 绝世唐门加载提瓦特刻师傅 权游:雄鹿的新生 华娱:从导演开始的快乐生活 我踩死条虫子,系统竟说我屠龙? 拉文克劳是这样子的 开局融合巅峰库里,哥求你了 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 开局获得神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