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672章 梦回二十二 礼物 三

第672章 梦回二十二 礼物 三(1 / 2)

 ““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这其实都是礼节,

““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庚辰双行夹批:是顺贾母之心也。】”,宝钗这个尊老尤其是尊贾府的最尊贵者贾母,是当然的,

而且,嘿嘿,曹雪芹这里有在调侃吴承恩之嫌,虽然肯定是善意甚至是极其善意的,

即曹雪芹对吴承恩能写出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还是很佩服的,

但是曹雪芹对西游记的“其他”看法恐怕有以下几点:

其一,西游记对人性反应得当然还是比较浅,甚至相对于红楼梦来说,是很浅的,

其二,西游记更多是热闹,尤其被用在戏中,被老人和小孩子喜欢,

其三,西游记、水浒、三国恐怕是当时最家喻户晓的,无论是通过街头故事还是戏剧,

其四,虽然小说中,西游记、水浒、三国能在当时三足鼎立,但戏剧中,细腻度最强、文字性更高的还是如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当然,红楼梦无论在几乎任何方面,都几乎远超以上,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曹雪芹正是非常了解之前几乎所有的文字优劣,才能让红楼梦一开始下笔时,就有了一个极其高的高度!

““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贾母确实是很喜欢热闹的,

而且这里恐怕又有一个甚至比较“残酷”的意思,即贾母有些“借”宝钗的生日来“热闹”之意!(外人注: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知晓了这一点,便能得知曹雪芹为什么会在宝钗生日时这样来写贾母!也能得知贾母根本就无意于什么宝钗和宝玉的婚姻的!(大白纸注:极是))

““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这一点与宝钗见识相同,

““更喜谑笑科诨,【庚辰双行夹批:写得周到,想得奇趣,实是必真有之。】”,这一点宝钗不但是不具备,而且恐怕也是没想到的,宝钗可能总以为贾母比较喜欢封建那一套女德,但没想到贾母恰恰几乎是与封建所谓女德相反的!

象贾母竟喜欢“谑笑科诨”,足以说明贾母的宽容、开放和极其有趣!

也因此,凤姐儿才敢在贾母之前竟然大谈特谈什么宝玉扶灵之类的几乎是无比黑色的笑话!而贾母听了也竟然能“十分喜悦”!

(外人注:贾母极其不简单的!)

““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庚辰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脂爷的无耻看来不登峰造极脂爷自己都觉得不过瘾!

继之前什么一芹一脂、老夫令删去、以及假造“歌颂”脂砚斋的“诗”等外,这里又来个什么甚至无耻到极点的“脂砚执笔事”,还进一步无耻地道什么“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请问,其一,红楼梦需要你脂砚斋来“执笔”?!莫非有几天曹雪芹手坏了不能写字?!

其二,“今知者寥寥矣”,请问,就算一千万分之一“脂砚执笔事”是“真的”,那谁要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鸟事!

其三,“不怨夫”,更是莫名其妙的脂砚斋的自我拔高!

脂砚斋在红楼梦中的无耻自我拔高是相当多相当成习惯的!

原来看起来还只是曹雪芹的一友,后来上升到“知己”,然后竟然能上升到能“令”曹雪芹的类似是曹雪芹大爷的地步!

这里更是几乎要将自己“列为”与曹雪芹“共同创作”红楼梦的程度的地位!是个人类,恐怕都会对脂爷们极其无语!

脂爷们的胡说八道,全世界最著名的神经病恐怕也自叹望其项背!

而且这里对脂砚斋说曹雪芹“泪尽而逝”要有一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说明:

其一,脂砚斋极其有意或说极其恶意地将曹雪芹“塑造”或说“捏造”成了一个多愁善感时常泪沾巾的懦弱角色,

其二,还极其严重荒谬和极端无耻地污蔑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反省和攻击自己!

其三,脂砚斋竟然能知道曹雪芹是如何逝的!这一点结合之前对曹雪芹之逝的推论,恐怕让人会觉得无比发指!

因为,之前说过,幕后者们为了达到彻底篡改八十回内容的目的,几乎肯定会将曹雪芹软禁甚至下狱!

而因为曹雪芹的绝对不妥协,再加上幕后者们肯定会灭口!曹雪芹之逝几乎只能是被幕后者们所害!

而脂爷们说出曹雪芹“泪尽而逝”,几乎百分百证明脂爷们是知道曹雪芹怎样逝的!而曹雪芹当然不可能象一只鼻涕虫一样“泪尽而逝”,

于是,脂爷们几乎是完全知道曹雪芹被害甚至被害的整个过程了!(外人注:如果这是真的,而且看来越来越可能是真的,那脂爷们在红楼梦中的所有表现的令人发指已经是反人类的!)

““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这一笔相当重要,其实可以这么理解,贾母真的象是拉着黛玉借着宝钗的生日和黛玉好好一起热闹热闹!

而这也正合之前所说的“余者皆是自己人”!

而贾母到底更疼爱谁,此时也已经比较明显了!

且再看下文是否能有更明显的佐证,

“【庚辰双行夹批:先让凤姐点者,是非待凤先而后玉也。盖亦素喜凤嘲笑得趣之故,今故命彼点,彼亦自知,并不推让,承命一点,便合其意。此篇是贾母取乐,非礼筵大典,故如此写。】”,哈哈,脂爷们道“此篇是贾母取乐,非礼筵大典,故如此写”,如此拙劣地掩耳盗铃,只能当然是欲盖弥彰!

因为这里明显包含曹雪芹甚至相当深和相当重要的意思在内!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