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明 >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上)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上)(1 / 2)

 永乐四年春,久留于京城的陈天平终于是要返回安南了,远在安南的黎氏国王一再对大明表示“恭顺”,愿意迎接陈天平回安南为王。永乐帝没有不允许陈天平回国的道理,下圣旨命陈天平“治任以行”,使臣聂聪陪同。并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护送。永乐帝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黎氏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

一行人走了两个月,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丘温,黎氏派陪臣黄晦卿等人前来迎接,还以牛酒犒劳护送的明军,卑辞云:“属有微疾,已约嘉林奉迓矣”。黄中等心存疑惑,派骑兵四出侦察,也未发现可疑之处,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军过隘留、鸡陵,进至芹站,周围山道险峻加上大雨泥泞,队伍已不成列。

突然,雨雾之中,安南军队伏兵四出,鼓噪之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一名安南将领隔涧遥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

安南伏兵并不与明军交战,只是突入队中,将陈天平虏走,黄中等人出于意外,又迫于形势,无力抵抗,只好眼看着陈天平被杀,与陈天平同行的大明使臣聂聪等人死于乱军之中。大理寺卿薛品虽幸免于难,但因职责所在,义不偷生,面南朝圣,自尽而亡。无奈之下,黄中等人引兵而还。

安南黎氏欺骗了大明,也欺骗了永乐帝。十五日后,黄中等人的奏表到了永乐帝的手上,永乐帝勃然大怒!一个安南就敢如此,如果不严惩,那此事一旦传开,向大明称臣纳贡的各小国绝对会有样学样。再加上之前南安对广西思明府,云南宁远州,还有占城的侵略,“杀土官,征其银”;“威逼近边土官,致其骇散”,南安已经成为大明西南边境的最大乱源,马上打天下的永乐帝怎能不征讨?!

大殿之上,永乐帝怒吼道:“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

靖难第二功臣成国公朱能带头应命:“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请仗天威,一举歼灭之。”

随后永乐帝在奉享太庙后,返回奉天殿,决心出兵安南!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分统“两畿、荆、湖、闽、浙、广西兵出广西凭祥”,统“巴蜀、建昌、云贵兵出云南蒙自”,总共大军三十万远征安南,对外号称八十万大军!

夸大出兵数量,一向是中原皇朝的习惯,对付小国,更要如此。不要说夸大人数是自我安慰,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就是心理战的最高境界。试想一下,一个小小的西南小国,其内部本来就不稳,再听到征讨大军有八十万,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死胡氏父子,这仗还没打胡氏父子就被吓了个半死,更何况是南安的小兵。未战气势先弱三分,安南各军只能死守城池,被动挨打,大明军队的胜算不仅多了三分,更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想打你哪里就打你哪里,不想打你哪里就不打你哪里!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无论是北兵还是南兵都损失惨重,南京的京军主力:三千、五军、神机营在战后几乎是被迫重组。永乐四年,战争才过去四年,大明如果真拿得出八十万大军,那肯定是砸锅卖铁才凑出来的大军。永乐帝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安南而倾巢而出,将北方最大的威胁蒙元残部置之不理。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