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错。”
“如果我说,我对画的解读离不开对你这个人的印象和感觉,你,还要听吗?”
前面问题,都是不超过一分钟就回复了。
这个问题,足足过了十分多种才收到回复,久到郭尚北以为这次的聊天会就这样无疾而终。
“你说吧。”
“我在这男孩和狗的身上看到了一股很强烈的力量,就好像他们并不是要从栈道上跳进水里,而是要跃出画面,奔向外面的世界。”
“嗯。”
“而且,从他们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此刻的心情非常地轻松愉悦,他们一定是快要成功了。否则,他们脸上怎么会没有一丝一毫挣扎的痛苦呢?”
“嗯。”
明明可以编辑成一段话,整个发过去,郭尚北却偏要一句一句地发。还非得要得到了原野的回复,他才肯继续说。
但原野却每次都只给了他一个“嗯”,这是认同了他的分析,还是随口应和而已?
他当然不会知道,原野第一个“嗯”是在说,“嗯,这个解读正好解释了悦悦所说的张力到底是什么。”
第二个是在说:“嗯,这样的理解很合理……虽然,他们的表情并不是我有意设计成这样的。”
郭尚北犹豫了,不知道最关键的一句话该不该说。
只是,他转念一想,要想走近她,有些壁垒,冒着坍塌的风险,也要强行打破。
因此,明知这句话可能会让原野不适,郭尚北还是发了过去。
“原野,我有种感觉,他们代表了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向往。”
过了很久,郭尚北才终于等到了回复。
“嗯。”
这个“嗯”,郭尚北确定以及肯定,它带代表原野承认了。
郭尚北一条记录一条记录地往上翻,边看边回忆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原野的每一个回答,他都情不自禁地反复咀嚼,好像这样,就能从中得出更多的信息一样。
越到上面,聊天记录越稀松,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如果把原野每天回给他的字数做成一个曲线图,那就是她跟他之间的亲近度最直观的反映。
他不是没在聊天的当下感觉到这种变化,只是他总是患得患失,不敢肯定。
现在,他可以笃定,他们之间的亲近度是在不断增加。
数据,有时候确实很能说明问题。
虽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在于聊得有多久,而在于聊得有多深。
但若是每天都只有两个字的回话量,怎么也不可能再往深里聊了吧?
翻到最上面时,他突然退了出来,点开了云储存。
原野的那张照片真的还在!
他当初故意没点查看,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对自己说,也能对别人说,看,我都忘了还有云储存这回事呢!
确实,他一开始是故意的。
但后来,是真的忘了。
这正是他想要达成的效果!
郭尚北对合法性的追求,总是这样,充满了扭曲的自欺欺人!
看着照片,郭尚北自恋地想到,其实,有一点,我说错了,我并不是从没和艺术创作结缘过,这张照片就是我艺术创作的巅峰啊!
现在,照片和画,都被他打开了。
他左滑一下,右滑一下,反反复复,看了照片又看画,看了画又看照片。
好似要既看透她的容颜,又看透她的灵魂一样。
慢慢地,他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画面里的红光代表禁锢,为什么在栈道附近游乐的其他人对自己被囚禁的状态毫无知觉?
这样看来,男孩和狗,不是唯一不自由的,而是唯一自由的。
只有男孩和狗是唯一的希望。
一个疑问由郭尚北的心底生出。
这画,到底是原野内心的向往,还是她人格的写照?
看,他又生出了疑问!
他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他早就后悔了。
他已经开始想着要把她的照片冲洗,买个相框,摆到卧室了——办公室肯定不能放,他这么没脸没皮地单恋着一个完全不甩自己的人,要是让公司员工知道,他这个老板的老脸还能有位置搁吗?
他还没认输,但事实就是,他移不开眼睛,又抵抗不了黑暗的吸蚀。
他还在犟,纵我不来,子宁不往?
------题外话------
亲爱的读者,这幅画的三个解读,你们最喜欢哪个?或者,有自己的解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