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勋认为以目前晋绥军区主力。加上太岳军区、太行军区一部。以及晋察冀军区一部配合之下。在日军山西第一军力量有限的情况之下。完成牵制第一军无法东调的任务还是可以的。
而在冀南。则以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以及山东军区一部。对冀南日军发起攻势。并沿冀南一线展开。阻击豫北日军增援。抗联目前驻晋北的两个师。暂时不归还建制。就地配合晋察冀军区出冀西。向北平方向攻击前进。
按照郭炳旭的这个计划。调动和投入的兵力和装备。要超过杨震的预期。除了杨震预定投入的两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旅之外。至少还要加上两到三个坦克独立团。以保证对平津一线日军的作战。
郭炳勋的战役策划的重点歼灭战场是在平津一线。而主要的目标冀中平原则采取了合围、分割为主。以两个装甲师配属骑兵机械化集群。采取两翼钳形攻势。正面快速穿插的办法。彻底打乱日军部署在冀中的兵力。
这个战术是相当于大环套小环。以平津地区为底边。以滹沱河一线为合围圈的底线。采取两翼齐飞。中间快速突破。将日军分割为两个不同战场上的围歼。郭炳勋将抗联兵力投入的重点放在了冀中平原上。将西线侧翼的掩护交给了华北几大战略区。
在他的这个计划之中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甚至晋绥部队全部调动起來。这个大手笔让军委和几大战略区的参谋长。明显感觉到胃口有些过大。甚至有些吃不消的感觉。按照郭炳勋的这个计划。投入的兵力几乎可以说是几个大区倾巢出动。
但几经考虑。杨震还是同意了郭炳勋的大致作战计划。不过杨震再三提醒郭炳勋。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对热河以及西满地区的防务。一定要做好详尽的准备。对平津之敌。也要尽可能的考虑的全面一些。
在失去察南。北平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前线之后。日军华北方面军将在河北境内的防线。全部缩回北平至天津一线。冀东的防务。已经被全部移交给了关东军。冀东与热河近在咫尺。如果关东军配合作战。那么衔接东北和华北两大战略区之间的热河肯定会首当其冲。
同时日军在北平与天津之间。从居庸关经顺义、平谷、蓟县、玉田、丰润一线。构筑了人大量的防备工事。并在纵深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仅仅在北平周围。就驻扎了新编成的六十三师团。重新编成的独立混成第八、第九旅团。
在纵深的武清、香河、宝坻一线。驻扎了重新组建的步兵第二十七师团。在涿县、涞源、保定部署了重新组建的一一零师团。以及重新组建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并从华东战场调來了十七师团。以及重新编组的四十八师团就部署在冀中平原。
四二年的会战结束之后。日军明显加强了平津衔接部的兵力部署。同时针对抗联的坦克攻势。也着手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并增加了在冀西与晋北交界处的阜平、涞源。这两个在晋察冀根据地纵深据点的兵力部署。
不算山西的第一军。日军在整个河北战场。部署了五个步兵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形成了大纵深的梯形配置。杨震一再叮嘱郭炳勋。对西集群的侧翼一定要保证好。同时在部队全线展开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好保密工作。并制定好详细的补给路线。
在敲定大致的作战方案之后。杨震急匆匆的赶回了东北。郭炳勋则继续留在延安。敲定最终的详细作战计划。他则返回东北着手进行准备。加快兵力编制的标配。选择进关的部队。囤积油料与弹药。尤其是炮弹的生产。
在杨震返回之后。抗联就开始向关内调运物资。面对着灾荒的关内。调拨的物资不仅仅是油料和弹药。还有粮食等战略物资。不仅仅是抗联部队所需的物资。还有调拨给关内部队的七九子弹等弹药。
现在已经改为装备部的原來军工部。以及后勤部的几位负责人。被他逼的团团转。后勤部调拨物资。装备部几位负责人则亲自坐镇兵工厂。催促加快弹药的生产。同时加快对德制与英制坦克改装的速度。重点就是各种炮弹。以及坦克高爆榴弹的生产。
按照杨震的计划。所有使用短管七十五毫米榴弹炮的德制四号坦克。全部换装为苏式七十六毫米坦克炮。英制的玛蒂尔达二、丘吉尔坦克。也换装为苏式坦克炮。英制的十字军巡洋坦克。则换装为苏式四十五毫米坦克炮。
这样下來在淘汰了所有德制轻型坦克之后。抗联的坦克炮集中在美制三十七。苏制四十五、七十六。德制五十毫米相对单一的口径。至于英制的四十毫米坦克炮。则全部都被淘汰。尽管费了一番手脚。但是也尽可能的减少坦克炮的口径。保证弹药口径的统一。减少后勤方面出现混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