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荆襄三老(1 / 2)

 黄月英到底是年轻人,少了很多城府世故,颇有些活泼灵动,经过开始一阵羞怯扭捏之后,少顷便与座中的同龄人打成一片,有说有笑。

说她是奇女子一点不假,世人都因为她的黄发把她看作异类,但她却并不以为意,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年纪,却自有一份淡定从容,尤其是谈到机关奇技,更是兴意盎然,滔滔不绝地为辛锐讲述自己跟随父亲所学的奇术。

在小黄的介绍下,众人才知昨日与她同去酒楼挑战的丑书生正是庞德公的侄子庞统,不到二十岁便学冠荆襄,胸中志比天高,只是长相上叫人有些难以接受,庞统因为此事也多少有些自卑,因此越显心高气傲。

早猜到内情的辛锐自然好笑不已,无论如何人的外貌都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许多诸侯诸如袁绍、刘表甚至曹操都没少犯以貌取士的错误,长得丑可以说是导致庞统心理有些扭曲的元凶,毕竟天下间能如小黄一般心胸豁达,看淡世事的又有几个?

诸葛亮此时的心理有些微妙,他自进了院子坐下,便一言未发,始终低头沉思,偶尔偷眼看看正在和辛锐探讨奇技的黄月英,之前辛锐说得那般笃定,叫诸葛亮自己也不知求亲之事是真是假,但听小黄说些机关杂学,又叫他心驰神往,大赞黄月英之才。

须知诸葛亮对经史子集虽也有所涉猎,但到底比不上他对天文地理、兵书战策和奇门阴阳的兴趣,虽是少了躬耕于南阳这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但在泰山之时,他亦常去田间地头,协助百姓垦荒种田,自然对农事历法颇有心得。黄月英家传的机关学,多数是建立在传动力和各种木制机关的有机结合之上,对于改善农业生产和军事器械,大有裨益。

说的直白些,从田里应用的水车、爬犁,到士兵装备的弓弩,以及部队的攻城器械等等,都少不了机关学的影子,一个小小的改良,就能使生产力和战斗力上升一大截,可见无论什么时代,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

辛锐到底是有着古今中外数千年物理学传承的底子,因此和小黄讨论起这些于后世稀疏平常的物理知识,得心应手,每每还能一语中的,为小黄解惑,是以两人越讨论越热烈,倒把除了诸葛亮以外的其他‘不学无术’之辈晾在一边。

不知续了多少杯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辛锐从谈话中觉醒,回头只见许褚、马超带着诸葛均和四个姑娘,早已不见踪影,不知到哪里玩去了,身边只剩下诸葛亮和双眼朦胧,几欲睡着的集贤居伙计。

辛锐起身笑道:“知音难遇,不想和黄小姐畅谈竟过了三个时辰,受益良多,如今黄先生既不在家中,我等不便多打扰,就等改日再来拜访吧。”

“不想孔公子对机关学有如此造诣,小女子受教了。待家父回来,必然告知公子拜访之事,来日好叫家父回访公子。”黄月英见辛锐要告辞,意犹未尽地道。

“我这兄长最是喜好这些奇术,于此道也颇有些建树,你看他于我二人谈论之时,神情专注,便可知他也是此道中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黄先生能收我兄长做个弟子,也好将这机关奇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辛锐一指旁边的诸葛亮,对黄小姐诚挚地道。

“公子之言,小女子一定转达,我想家父一定乐意为之。”黄月英脸色泛起一丝希冀,点头应诺。

奇淫技巧固然是科技进步的标志,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却一直被视作下贱勾当,令所谓的士大夫瞧不起,士族独尊儒术,自然排斥这种含有浓厚墨家色彩的发明创造。所以像黄承彦这种拿到后世应当授予诺贝尔奖的发明家、机械师,在这个时代却很吃不开,这也是他家中贫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这种机关学的知识往往是士子们不屑于学习的,所以寻找一个悟性好,又肯埋头苦学的传人,往往是像黄承彦这种奇人终其一生都求之不得的理想,黄月英虽然爱好并精通此术,毕竟是个女儿身,终究将嫁作他人为妇,想要继承其父衣钵,对于当时的男尊女卑社会不啻一个奇谈。

如今有精于此道的辛锐送上门来,再看诸葛亮一直倾听二人论道,虽未曾发言,但显然对此术颇有兴趣,也是同道中人,黄月英打心底替父亲感到高兴。

正当辛锐引着诸葛亮告辞黄小姐要离开茅屋之时,门口传来一阵笑声,继而有人朗盛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客人既然来了,如何便走?便请留下喝杯水酒,也叫老夫聊表谢意。”

门开处,三个年过半百的老头陆续进门,身后还跟着昨日那个丑书生,抱着挑战赢的那坛好酒。辛锐一见之下大喜过望,也不用旁人介绍,连忙携诸葛亮施礼道:“黄公、司马公、庞公有礼,不想小子今日竟能得见三位大贤,真是三生有幸。”

黄月英走上前见过礼,去门外为父亲栓好了毛驴,而后请众人都坐在院中石桌旁,笑道:“孔公子来访半日,本是要走,如今父亲和两位伯父都来了,怕是要在这里吃过晚饭,喝上几杯再走了。”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