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荆襄三老(2 / 2)

一通见礼,仨老头先坐下,而后庞统、诸葛亮和辛锐再依次坐定,其中瘦高的老头笑问道:“不想客人竟知我三人之名,方才在门外听说有人要拜老夫为师,不知是大公子还是小公子?”说话的正是黄承彦。

诸葛亮看了眼辛锐,见他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只好起身答道:“正是小子。”

众人目光一时聚焦在诸葛亮身上,其他两个老头都是微微点头,甚至于庞统也是一脸好奇之色,看样子诸葛亮面试是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只是不知接下来是否还有笔试。

“哦,公子学所若何?”黄承彦此时却收起笑容,颇为严肃地问道。

“小子所学甚杂,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对五行阴阳、奇门八卦等术最有兴趣,于前时农耕,有感于农事艰辛,因此想向先生请教机关奇技,以改善农具,利及百姓。”诸葛亮一板一眼地答道。

“村外田中那几架水车你可曾见到?能否试言其中道理?”黄承彦又问道。

“那水车的车身用三块板拼成矩形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精妙的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车身斜置在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链轮为大动轮;大动轮的轴较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这种水车比之灵帝时毕岚所造水车更加省力,车水量又大大提高,依小子看来,正是链条部分那一串精妙叶板的功劳,每一部分都能卸掉不少重力,因此才更加轻便。”诸葛亮沉思片刻,娓娓道来。

一旁的辛锐见黄承彦有此一问,当真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直到诸葛亮说完,辛锐才如释重负,看来诸葛亮对于机关学,建树一点不差,并且极其善于观察,只是路过的工夫便能将水车的特点丝毫不差地印在脑中,可见其智商之高。

“好,好,好。”黄承彦此时忽然大笑起来,连说三个好字,“德操、尚长,你们都是弟子满天下的,哪知我一身业艺找不到传人的苦处?如今老夫也能后继有人,今日当浮一大白。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氏,学生叔父名叫诸葛玄,正是刘荆州帐下幕僚,前些时日不幸殁了,因此学生来荆州为叔父吊丧,又得好友孔明引见,才有幸来到先生府上。”诸葛亮自然知机,听黄承彦说这话知道自己已经拜师成功,连忙施了大礼,对黄承彦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诸葛家的才俊,诸葛公也是有些人品文章的,可惜天妒英才,竟是早逝,贤侄切莫伤感。”白胖的老头安慰了几句,正是好好先生司马德操。

“孔明?莫不是昨日在集贤居,协助统儿和小黄胡闹的客人?”第三个老头发话了,这位黑瘦些,眉目间依稀和庞统有些神似,正是庞统的大爷,庞德公。

辛锐见话茬挑到自己这,知道躲不过去,起身行礼道:“正是小子,昨日见庞兄和黄小姐技惊四座,小子大开眼界,一时兴起便叫家人去帮了黄小姐一把,请庞公勿怪。”

“这些年轻后生到底心气太盛,一些也不懂得韬晦,作为书院的弟子,怎能为了意气之争去显弄本领?把昨日赢得的好酒拿来给我和你两位叔父喝了,再罚你一月的零用。”庞德公对庞统呵斥道。

庞统一脸苦相,也不敢跟伯父顶撞,只好应了诺,将那坛头锅杜康搬到石桌上。

原来昨日赢得好酒之后,庞统原想分一半给黄月英,谁知小黄却不看重这些,只是不要。庞统只好自己抱着整坛酒回了家,还未等倒出来享受一番,便被庞德公抓个现行,一问之下,才知道庞统去酒楼挑战,当场一通教训,把酒没收不说,连晚饭都没让庞统吃。

今日又在众人面前抬出大棒,罚了庞统一月的零花钱,可见庞德公虽然对外一团和气,对内却治家甚严,对族中子弟颇为‘残暴’。

这一出也是做给黄月英和辛锐看的,这两人作为帮凶,同样也被庞德公从侧面狠狠鄙视了一把。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