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纵横天下 > 第124章 袁术的皇帝梦

第124章 袁术的皇帝梦(1 / 2)

 荆州一行,虽是在襄阳待的时日不多,但辛锐目的基本达到,除了将荆襄学术界的代表人物从老到少一网打尽之外,还意外地拾到黄忠和甘宁两员大将。

辛锐自始至终丝毫没有与刘表会面的打算,虽然现在刘表对朝廷还算恭顺,只是人心难测,刘表能帮着袁术打孙坚,又能利用张绣为援抵御袁术,这般反复的人,谁知他会不会对自己打什么主意?在襄阳多住一日,暴露的危险便陡然增加一分,辛锐可不想傻傻地把自己折在襄阳。

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以来都是懂得审时度势的人能活到最后,活的最好。强如韩信者,还不是因为看不清局势而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与辛锐相比,淮南的袁术可谓反面教材的典型。此时的袁术,由于得到传国玉玺,自认为天命所归,越发骄横跋扈,正酝酿着发兵徐州,完成自己千秋一统的大业。

事情的由头说来可笑,袁术原本的目标正是刚在江东立足的孙策。孙策自从以玉玺为质从袁术处借得兵马,在江东立足之后,便发付使节前往淮南讨要玉玺,可料想这玉玺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袁术一直都有称帝之心,再得了玉玺,又自忖兵多将广,占据淮南之地多年,自然不把乳臭未干的孙策放在眼里。不但不还玉玺,还要起兵攻打江东,一不做二不休地铲除孙策,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实现对玉玺的占有权。

好歹袁术帐下还有个明白人,长史杨弘见袁术冲动,劝谏道:“主公稍安勿躁,孙策此去江东占了丹阳一境,收得刘繇帐下军马粮草颇多,况且他占据长江天险,急未可图。若主公要进兵时,不如北上攻略徐州,刘备自从入主徐州以来,屯兵边境,对我淮南时思进犯,况且他和吕布、辛锐结为朋党,若不日三家平了曹操,只怕于我军更加不利。”

杨弘虽然算作袁术阵营里的智者,但他这点才能相比郭嘉、贾诩等人还是相差甚远,从这一番对策中不难看出,这人目光也算是短浅到一定程度了。

“刘备是当今天子钦封的左将军,并查看宗谱认其为皇叔,主公此战,只怕有失公论。再者前番三家联军战败曹操,豫州一地尽归辛锐所有,若我军北上,必被汝南陈登和汝阴臧霸所乘,倘若三家再度合兵伐我,后果不堪设想,望主公三思。”只见众幕僚中走出一个中年文士,一脸正气,向袁术进谏道。

此人是袁术帐下功曹,名叫袁涣,虽也姓袁,却不是袁术本家,袁涣的父亲袁滂曾是灵帝时朝中的司徒,一家颇有贤名,到了袁涣这一代,也是敢于坦诚直谏的忠良之士。

虽有良臣,奈何袁术心意已决,玉玺本就深深刺激着他那颗日益膨胀的野心,再者袁术不知兵事,仍旧陶醉在自己帐下雄兵数十万的美梦里,仿佛觉得只要自己大手一挥,淮南军便能横扫大汉十三州,轻易为自己挣出一张龙椅一般。

“曜卿(袁涣字)之言虽有些道理,不过也不甚切实。前番辛锐联合吕布和刘备在豫州破了曹操,自军伤亡也颇为惨重,尤其是刘备在芒砀山一役折了近万骑兵,徐州哪还有守土之军?兵贵神速,我军只要在北海和濮阳两家援军来到之前拿下徐州,到时还怕他辛锐不成?再者此次进军之前我将遣使去往河北、陈留,结连本初和曹操,他们和北海都有大仇,只要我许以好处,必然肯发兵助我。有这两家在北面牵制辛锐和吕布,何愁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徐州?待徐州平定,我便以传国玉玺昭告天下,登基称帝,届时北海那个小皇帝也不过是个废物罢了。”袁术按照自己的逻辑,快速地下了决定。虽然袁涣之言他并不爱听,但鉴于袁涣也是名门之后,为表现自己善待名士,虚怀若谷,袁术始终不曾怠慢与他,这一点袁术与自己庶弟袁绍可谓异曲同工。

接到袁术兴兵的消息是在六月初,辛锐此时已经回到北海有段日子,张仲景果然没辜负辛锐一番期望,黄叙的病情在他的悉心调理下已经得到控制,因此黄忠父子在北海已经定居,黄忠夫人于当初生黄叙时难产而死,这爷俩倒是没有其他牵挂。

甘宁在辛锐启程不久后便得到刘表一纸调令,叫他去驻守南阳,由于先前的约定,甘宁上任不到三天便带着旧部八百水贼,手持辛锐留下的书信找张绣和贾诩去了,而后经过一番辗转,成功到达北海向辛锐报到。

荆州三老引着族中子弟和书院部分精英学子陆续也都举家迁到北海,为了轻装简行快速赶路,庞家更是将一干家私大多留给了家丁仆役。可笑刘表昏聩至极,治下连番丢了这许多名人,他竟是毫无察觉。直到最后一批离开襄阳的庞德公一家走了五日之后,才有蒯良上报政堂,刘表原本沉浸在二子刘琮三周岁生日的喜悦中,闻讯大惊失色,派人前去寻找时,只剩下庞家一些下人,问庞德公等人下落,竟是无人知晓,只道走远亲去了。

如此一来北海可谓人才济济,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辛锐特地命陈登从颍川将徐庶老母接到北海,令徐庶好生感动了一番。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