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世纪帝国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惊世界

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惊世界(2 / 2)

这一场论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新秀”还是六年前组建“法兰西行动”的莫拉斯。这位新一代右翼干将不但是宣传家,更是行动派,直接成立了政治组织“法兰西行动联盟”和“法兰西行动协会”,公开煽动要求恢复君主制。</p>

这位右翼新灵魂在报纸上慷慨激昂地写道:“……一八七o年,法兰西的政治家们忙于推翻帝国体制,建立共和国,那个时候,我们被普鲁士人重创,德意志日耳曼人在法兰西帝国的尸体上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而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是软弱无力的。”</p>

“可几年之后,那位东方的拿破仑就在印度支那半岛两次重创了法兰西,歼灭了我们的舰队,俘虏了我们的远征军。又过了十几年,他们建立了帝国,现在又打败了日本和俄国。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的,我们唯一的成就是又多换了几十任内阁。法兰西在争吵不休中原地踏步,而中国人只是做,他们从来不争论”…,</p>

“……是的,我们也曾经只是做在伟大的拿破仑皇帝麾下,法国人,只会用大炮发言,用法典裁决”</p>

这位君主制的狂热拥戴旗帜鲜明地提出,法兰西民族的支柱是军队和教会,而共和主义者正在瓦解这两大支柱,“只有王政可以解救法兰西的灵魂”。</p>

这位新一代法国右翼巨头甚至带头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组织党羽,换上拿破仑时期老禁卫军的服装,高唱“马赛曲”,打出了“宁要拿破仑,不要梯也尔”的标语</p>

与此相对,法国以统一社会党为主的左翼内部在此刻却发生了大分裂。盖德和饶勒斯要求改组共和政府对德发动复仇,而埃尔韦为首的“全国总工会”则坚持反对民族复仇,认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阶级斗争”。</p>

素来向往强人政治和王政体制的法兰西军队内部也有不少将军态度暧昧。早在1886-1887年,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布朗热担任法国陆军部长,主张联合保王党人和左翼,建立军事强人统治,恢复拿破仑的荣光。虽然布朗热后来因直接组织颠覆政府被通缉,最后自杀,但其信徒在法兰西军队中比比皆是,政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法国人以其传统的大嗓门和夸夸其谈,把这场东方战争的意义上升到了国家体制的层面,让沉默地注视着这些高卢佬的德国人再次感慨这些邻居想象力的丰富和对于辩论的痴迷。</p>

--------</p>

英国政界由于这一场胜利,再次爆发了争论。</p>

亲俄派忧心忡忡地表示了对这个东方盟友过于强大的忧虑,这样一个大块头,统一在一个年轻军事强人和皇帝的意志之下,又狂热地煽动民族主义,未来亚洲乃至整个东方的走向已经被蒙上了阴影。</p>

反俄派则为了中国人的胜利拍案叫好,认为这充分说明帝国外交政策的胜利。至于这个国家会不会脱离控制?通过国债购买和贷款,大英帝国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力也将随着这一场战争达到新的高峰。至少在可见的将来,这依然是大英帝国一条过于强壮,时不时咆哮几声,但始终被铁链锁在东亚的杜宾犬。当然,战后有必要“把锁链松一松,提供一些更好的事物”。</p>

但英国人的烦恼接踵而至。</p>

印度,这个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正在开始变异出某种危险的东西。</p>

随着欧洲文化的逐渐渗透,印度中上层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地前往欧洲留学和旅行,尤其是随着英帝国内部殖民地自治运动的兴起,欧洲以马志尼的民族自决思想为核心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印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骚动。</p>

在另一个时空的1905-1906年,印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英独立运动。在这一时空,中华帝国的戏剧性胜利极大地刺激了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情绪,让很多人萌生了“联华反英”的想法。</p>

印度国民大会党的温和派和极端派立即采取了行动。</p>

温和派以拉吉夫?甘地为首,联络议员,准备向殖民当局提出扩大自治权,获得与加拿大同样的自治领待遇的提案,并且计划宣传鼓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人还公开宣布将访问中国,“就亚洲文化与邻国各界进行交流”</p>

极端派以提拉克为首走得更加激进。提拉克直接派遣心腹秘密前往中国,准备洽谈由中国帮助印度民族反英独立的计划。印度的密使直言不讳地对中国方面的秘密代表提出,“未来的印度斯坦国家愿意与中国缔结钢铁同盟”,甚至提出“可以接受中国在印度斯坦享有某些经济特权”。这些印度人甚至进一步提出,“愿意以印度斯坦的矿产勘探权,关税为抵押,向中国借款购买中国产武器,并委托中国代为培训印度民族武装”。…,</p>

悄然之间,印度的报界开始有意无意地谈论中国,谈论亚洲历史,谈论宗教与文化上的渊源。原本对殖民者一面倒的歌功颂德开始向着“亚洲主义”悄然转向,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流在印度社会开始了涌动。</p>

---------</p>

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在公开场合对于东方的战争表示了遗憾,并再次呼吁两国以坦承的态度进行谈判,“公平合理地处置争端”。但在私下里,这位皇帝已经通过外交使节传达了战后将两国外交关系提升为大使级,乃至探讨政治军事同盟的相关事宜。</p>

德国以海因里希亲王为代表的军事观察团,早已在中国观察了一系列的陆上和海上作战,也在中方有意的安排下考察了大批中国现役陆海装备,向柏林方面提交了“令人振奋”的报告。</p>

这些职业军人高度评价了中国军队的组织力,士气,战术和装备,甚至认为这支部队的综合战力已经“超过欧洲同行”,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几乎无尽的人力资源”。对于中国制造的各种装备,尽管他们以德国人特有的认真和挑剔认为“在工艺处理上还显得粗糙”,“结构上不乏模仿的痕迹,尤其是有太多令人厌恶的英国味道和法国味道”,但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很多东西正是德意志所需要的”,只要德国拥有了这些全新概念的中国兵器,“德意志以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右钩拳再次击溃法国”几乎就是“板上钉钉”。</p>

而那些高航速,火力凶猛,装甲结实的中国高速战舰,尤其是航速高达二十七节的“战列巡洋舰”,更让德国海军心神迷醉。德国海军元帅提尔比茨收到观战报告之后乐得“手舞足蹈”,马上前往拜谒了德皇,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全部吃下”。</p>

听了提尔比茨的报告,威廉二世几乎立刻意识到这是威慑英国海权,对英国施加压力的绝佳利器。这位一生极度仇英的英德混血儿几乎是咆哮着命令“立刻把那些船台上,甚至是图纸上的黄皮肤战舰买下来”,“这就是朕,是德意志所需要的”</p>

在德军内部,反俄派声势大振,而亲俄派也同样开始了串联。在反俄派看来,俄国的腐败堕落已经暴露无遗,让这样一个腐朽的政权占据东欧辽阔肥沃的土地,占据如此多的资源和人口,对于德意志是难以忍受的。</p>

而亲俄派则认为,现在正是给与俄国帮助,以将该国彻底拉上德国战车的时机。有了俄国的加入,德国在未来的英德对撞中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首先剪除法国,整合欧洲力量,再对英国柔软的亚非殖民地下手。</p>

在德国军政两界内部,两种声音的对撞几乎变成了半公开化的辩论。</p>

------------------</p>

在美国,对西太平洋邻居的好感乃至迷恋攀上了前所未有的顶峰。</p>

中国的胜利在美国引发了新一轮的中国热。</p>

当胜利的消息随着报纸散播开来,纽约的时代广场上很快就出现了自发的游行队伍。各种肤色的人群济济一堂,华裔喊着“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犹太裔焚烧了沙俄国旗和尼古拉二世的画像,爱尔兰裔拉着“中国人的归中国人,爱尔兰人的归爱尔兰人,今天是远东,明天是贝尔法斯特”的横幅,黑人举着“有色人种不是下等人,我们要同工同酬”的牌子,各种肤色交相辉映,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欢乐与期待。</p>

哈佛大学在胜利消息传来的那一天变成了狂欢节,兴奋的学生们在夜晚燃放了烟花,举办了化妆舞会,标题是“庆祝西太平洋免于专制沙皇的奴役”。</p>

。,</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