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桂系少帅 > 第三十二章日本陆海军的矛盾

第三十二章日本陆海军的矛盾(2 / 2)

不过虽然他在这一次的斗争中失败了,但是在之后不长的时间里面又再次起来了,在他的影响下,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山县强烈反对军事干预政治及政治干预军事。他做到了后者,却自己践踏了前者。为了防止政治干预军事,山县于1887年建立了参谋本部。这个机构与以前太政官管辖下的参谋局所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作为辅佐天皇处理军务的最高机关首脑—陆军卿才可以担任本部长,而且独立于政fǔ(太政官)之外。山县有朋亲自担任了首任参谋本部长。旧日本帝国宪法第11条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政fǔ、甚至议会都无权干预,从而确立了军令权的独立地位。</p>

陆军中分成以山县有朋、大山严、桂太郎、川上cào六等人的主流派和曾我佑准、三浦梧楼、堀江芳介、鸟尾弥太等人的反主流派。主流派推崇普鲁士式二元主义军事理论,在军事教育、军队制度方面排除原来的法国模式,引入普鲁士模式。反主流派与之对抗,坚持法国模式。此前,陆军中将鸟尾、三浦、谷干城和少将曾我四位将军在1881年提出建议书,对政fǔ提出批评,要求重新审议北海道出售官有产业事件。他们的作法触犯了军人不得干预政治的训诫。同年底,政fǔ废除了陆海军刑律,代之以陆军刑法和海军刑法,根据新法中对“军人干预政治、上书议政、讲演或以文书形式作宣传者”的处罚规定,他们被处以禁闭。此外,长冈外史等人以研究军事为名于1881年组织成立“月曜会”,反对陆军进行普鲁士式改革,成为与陆军当局对立的集团。结果该会核心人物鸟尾、三浦、曾我、崛江等人在1888年被编入预备役。1889年“月曜会”被解散。</p>

陆军中的反主流派被严厉禁止过问政治,但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人物山县有朋又是如何做的呢?山县在1882年担任参事院议长,占据行政要职。1883年担任内务卿,1885年担任内相,1889年担任首相,1892年担任法相,1893年担任枢密院议长,1898年再次担任首相,1905年担任枢密院议长,历任政界及行政上的要职,晚年作为元老仍对政治掌握强大权力。在此期间,他还作为现役军人占据军部要职。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西乡、大久保、木户、伊藤等活跃在明治维新期间、创立了明治国家的元勋们大多是行伍出身,但明治初期尚未对文官与武官的职权作严格区分,因此伊藤也对军事进行了相当的干预。他们造就了一个封闭的精英社会,用极端的话讲,他们享有特权,可以为所yù为。山县以军人身份占据文官要职的作法被桂太郎继承,从此军人政治家层出不穷。</p>

后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兴盛和他不无关系,所以斋藤实完这一席话之后,山县有朋就对斋藤实产生了意见,在他看来陆军是军队之本,只要陆军强大了那么他们照样子能够控制中国,而且还可以用既定事实bī迫其他的国家放弃中国支那。所以他并不同意斋藤实的话,所以这谈话并没有用多久就结束了。</p>

其实山县有朋是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山县有朋是“大陆政策”的制定者,这是日本前辈丰田秀吉提出来的,山县有朋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丰臣秀吉等人提出的‘大陆政策‘。山县有朋青年时代参加过长州藩的军事改革和讨幕布维新战争,明治政fǔ成立后,他曾考察过英、法、德等国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回国后,就任兵部少辅,次年升任兵部大辅,后任内阁总理大臣。自此,他一直处于日本军事权力的核心圈内。山县有朋把‘强兵‘看作是‘富国之本‘。因此,他极力一味采取扩军措施,不断增加军费,迅速推进日本军队的近代化,还提出了进攻亚洲大陆的‘大陆政策‘的‘理论根据‘:即把日本国疆域称为‘主权线‘,把朝鲜、中国等邻国的疆土视为日本的‘利益线‘。1882年8月15日,山县有朋在《军备意见书》中提出了以中国为‘假想敌国‘的设想,他认为:‘欧洲各国与我国相互隔离,痛痒之感并不急迫。作为日本的假想敌国,并与日本相对抗的是中国。因此,日本要针对中国充实军备‘。1890年3月,他在《外交政略论》里提出日本要与俄国争夺朝鲜、中国地盘问题。他,‘西伯利亚铁路已修至中亚细亚,不出数年即可竣工,发自俄都,十余日便可饮马黑龙江。吾人须知,西伯利亚铁路完工之日,即是朝鲜多事之时,即是东洋发生一大变化之机,而朝鲜独立之维持,有何保障?这岂非正是对我国利益线最有jī烈冲击之感者乎‘。12月,山县有朋就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他在第一届帝国议会众议院上发表施政演,提出要‘发展国力,伸张国势‘。他,在列强争雄的时代,‘仅仅防守主权线已不足以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卫利益线——朝鲜、中国。‘山县有朋把朝鲜、中国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以防止对抗沙俄侵占朝鲜、中国。可见,日本对外侵略的‘大陆政策‘,实际上就是以侵略中国为主的政策。</p>

所以山县才会对斋藤实的话那么敏感,因为海军的大规模的扩张很可能会打断他制定的“大陆政策”,所以他不同意缩减日本的陆军军费。</p>

从首相府里面出来,斋藤实就直接去了日本海军大将伊集院五郎,伊集院五郎出生于萨摩藩,1877年的西南战争参战。他在日本海军中是一个很特别的另类,他进过海兵的前身海军兵学寮的幼年学舍,但没有海兵学历,却是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的正式毕业生,博学多识。甲午战争前后军令部参谋,日俄战争是军令部少将次长。为了使之发挥下濑雅允海军工程师开发了的下濑火药的威力,开发了伊集院信管。在黄海海战和蔚山海战中,伊集院信管极为敏感,掉到水面上都会炸,不会穿过装甲进入军舰内部再爆炸。因此两次海战中被击沉的俄国舰艇只有一艘。日本海大海战做了些改进,就算没有直接击中船体,但在船体边上的水面上爆炸产生的3000度高温照样能破坏船体装甲。其实采用这种伊集院信管的真正理由是当时的日本还没有掌握穿甲弹制造技术,日本的穿甲弹制造技术是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从德国引进的。这个导火线是1905年的对马海战中,与下濑火药一起发挥威力,联合舰队击破俄罗斯的bō罗的海舰队的大的主要原因。为此伊集院被认为是「日本海海战胜利的幕后功臣」。日俄战争后历任了第二舰队司令长官,第一舰队司令长官。第一舰队司令长官,负责舰队训练,有名的“月月火水木金金”就是他的发明。日语里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一星期的叫法是“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确实是一个星座周期。</p>

由于伊集院五郎是海军元老,所以面对陆军的元老山县有朋,海军派只能够依靠伊集院五郎,毕竟从资历和职务上,他都是海军的领头人物。日本的陆海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要从明治维新初期开始。第一明治维新的主力军是萨摩藩和长洲藩,比如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都是出自萨摩藩和长洲藩。明治政fǔ出现两大派系。第二日本维新开始后建立新军队的基础是从萨摩和长洲召集的,萨摩成为海军,长洲成为陆军。而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没有议会,没有宪法,完全是藩阀政治。萨摩藩和长洲藩各自拥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陆军和海军成为各个派系的工具。第三日本海军学习英国,日本陆军先学习法国,普法战争后改学德国。从这时开始日本海军和陆军就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第四发展海军和陆军都要耗费资源,而海军和陆军有分别代表了不同藩阀的利益,所以在争夺发展资源,比如钢铁,煤炭上的矛盾很多。</p>

最重要的是陆海军在军费发展和军事攻略上面的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日本的军费在军界和政界的讨论之后,形成了一步一步增加的定数,所以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之间争夺军费的事情日益严重了,由此刺jī了他们之间的矛盾。</p>

另外在国家的发展方向,日本陆军想的是要实行大陆政策,不断的向中国进军,从而整个控制中国,然后再向全世界进军,日本海军的思想却是先建立强大的海军,然后利用海军将其他列强的部队赶走,然后就像是吃菜一样,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给吃掉。这其实也是这两种兵种为了让自己变的更加重要而进行的主张。</p>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角,也有一个人在野心勃勃的等着吃掉他们陆海军这两个兵种呢,如果陆裕光的战略意图能够成功,那么以后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就是一个笑话。</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