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衡州开城(2 / 2)

可是真的说出要投降之后,任大训又迅速被恐惧包围。流寇会怎样对待自己?士绅们会作何反应?朝廷又会怎样追究?史书上会怎么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是事到如今,想反悔也没办法了,主张投降的士绅们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城了。主张抵抗的人则有的默默回家,有的大声叱骂,有的又哭又闹。大部分人对于投降还是接受的,原本隶属于王府卫队和李嵩手下的几个军官的态度很一致,打起来一定会输,这是毫无疑问的。城里的这点团练甚至根本不会有还手之力,流寇一个冲锋就能拿下城墙。

见到没有人公开反抗,任大训也就认命了。此时此刻,他正带着城内官绅出城投降。王瑾带兵迅速逼近城门,见出城的人未携任何兵器,确实无诈,他便下马与任大训见礼。王瑾的礼数很周全,办的事却一点都不客气,闯军士兵按名单抓人,将很多人直接从投降队伍里拖走了,同时迅速接管全城。

王瑾之所以在可以轻易攻取的衡州磨蹭这么久,一是为了多一些时间训练部队,让新兵和老兵磨合,二是试图将长沙的高斗枢部钓出来。但是,这个计划落空了。高斗枢和李嵩一样只是个兵备副使,他的职责是保卫长沙。衡州和桂王的安全并不在他的责任范围之内。有了李嵩增援耒阳中伏的前车之鉴,高斗枢坚守城池,根本不理会衡州守军的死活。

闯军老兄弟对于攻占城市甚至接收王府都已经很熟悉了,不用王瑾多管。因为衡州是自己开城投降的,所以城内很有秩序,连弹压乱兵的步骤都省了。审案的工作交给了赵束乡,王瑾自己则直奔桂王府,抄检藏书。

“我说桂王,你也没干什么正事啊。你一个藩王,不能打仗不能做官也就罢了,学问上也一点成就都没有?而且吧,你不光没干好事,连坏事都没干,你这九年到底在干什么?”朱常瀛这个人平凡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奇葩了。不管是像潞王那样喜欢琴棋书画还是像郑王那样喜欢欺男霸女,其动机都很好理解。而桂王既不搞学术研究,又不吃喝玩乐,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这人就是单纯地待着,啥也不干。

朱常瀛的四个哥哥各有各的奇葩。泰昌帝朱常洛沉湎酒色还瞎吃仙丹;福王朱常洵爱财如命,最喜欢的就是开酒宴;瑞王朱常浩也爱财如命,但不近女色,笃信佛教,整日烧香拜佛;惠王朱常润在钱上不像两个哥哥那样贪,但是对佛教的迷信则更甚于瑞王。唯独朱常瀛,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可也没有任何正常嗜好。看起来他是最正常的人,可是正常成这样反倒显得不正常。

朱常瀛自然不敢反驳,老老实实地听王瑾申斥他。王瑾也懒得和他较劲:“既然你什么都不会,那就先学学做农民吧。你有两个老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到了井冈山之后,会按你家的人口给你分田。”

朱常瀛求告道:“我已经四十岁了,实在是学不会种田,还请大王饶命。”王瑾说:“你的最大的两个儿子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四岁,已经是大人了,你若做不动,便该他们养活你。你大女儿已到了该婚配的年纪,招赘一个老实肯干的上门女婿,也能给你养老送终。你不是我爹,我也不是你爹,你不找你的儿女养你,难道还要我养你吗?快些去吧。”

朱常瀛无可奈何,只得退了下去。和王瑾一起来抄检桂王府的田虎笑道:“这人养尊处优一辈子,你叫他去种地,真是要了他的命了。”王瑾说:“等他做几年农民,就该明白我是对他好了。如今这个世道,做农民很难活,但做王爷一定活不成。天下扰攘十余年,不知多少人想做农民而不可得,能有一片自己的地种,这是何等美事,我们在河南、陕西的时候,见过多少人为了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不惜以命相搏?”

田虎叹了口气,能来造反的,谁还没点烦心事,王瑾没去打扰他,而是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维里。

这场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湘南的饥荒,大家欲做农民而不可得。王瑾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只有靠抢劫官仓和士绅的存粮来让军队撑过这场危机,仅仅衡州的粮食是不够的,要想让尽可能多的人活到明年秋收,他必须打长沙。那里有历代吉王剥削了一百八十年的财富,长沙府土地半入吉王府,仅在长沙、善化两个附郭县,吉王府便占地近八十万亩。只有吃掉这个大户,再加上长沙官仓的粮食,并控制湘江航道,掌握半个湖南的粮食交易,才能让闯军不经过大量减员就撑过这场饥荒。

此时的长沙城里没有何键,只有高斗枢,但王瑾一点也不敢轻忽。长沙明军要是出城野战,再多一倍闯军也不怕,可现在他们选择据城死守,就不太好办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